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jango视图函数技巧,从入门到实战

文章目录

  • Django视图函数
    • 1.request对象的方法
    • 2.视图函数的常用的返回对象
      • (1)response对象
      • (2)JsonResponse对象
      • (3)redirect() :给浏览器了一个30x的状态码
    • 3.设置响应头和状态码
      • (1)设置响应头键值对
      • (2)设置响应状态码
    • 4.CBV模式
      • (1)CBV模式写法,先引入类
      • (2)CBV模式下传参

Django视图函数

Django中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视图读取参数
url以查询字符串的方式传参,使用request.GET.get(“name”, default)的形式获取参数值
url以路径传参,使用路径转换器来进行获取参数,在django1.0版本的时候只能通过正则表达式来获取参数。

1.request对象的方法

request.GET:获取url中的查询字符串的数据
request.POST: 获取表单提交的数据
request.path:获取请求的路径
request.method:获取请求的方法得到的值是 请求方法GET or POST等 大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quest.COOKIES:获取请求过来的cookies
request.user:获取请求的用户对象,可以通过它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并获取用户信息
request.session:一个既可读又可写的类似字典的对象,表示当前会话
request.META: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包含所有的HTTP首部。具体的头部信息取决于客户端和服务器,
#request.META 字典类型数据,所有的请求头的键都加上了一个HTTP_键名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int(request.get_full_path()) #当前请求路径包含查询参数
request.encoding

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如果为 None 则表示使用 DEFAULT_CHARSET 的设置,默认为 ‘utf-8’)。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你可以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
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例如从 GET 或 POST 中读取数据)将使用新的 encoding 值。
如果你知道表单数据的编码不是 DEFAULT_CHARSET ,则使用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quest.GET 获取查询参数,#不管是post或get请求,当url中含有查询参数时,要在后台的request对象中获取查询参数
,用的属性都是request.GET
浏览器输入查询参数 a=1&b=“景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获取的字典,值是列表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int(request) 获取的是WSGIRequest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视图函数的常用的返回对象

HttpResponse对象,可以直接返回一些字符串
render: 将数据在模板中渲染并显示,使用方式为return render(request, template_path, {k:v})字典中key与value就是要向前端渲染出的数据。
JsonResponse返回一个json类型,通常用于与前端进行ajax交互

(1)response对象

属性

HttpResponse.content:响应内容

HttpResponse.charset:响应内容的编码

HttpResponse.status_code:响应的状态码

(2)JsonResponse对象

JsonResponse是HttpResponse的子类,专门用来生成JSON编码的响应。
 class JsonResponse(data, encoder=DjangoJSONEncoder, safe=True, json_dumps_params=None,**kwargs)

这个类是HttpRespon的子类,它主要和父类的区别在于:

1.它的默认Content-Type 被设置为: application/json

2.第一个参数,data应该是一个字典类型,当 safe 这个参数被设置为:False ,那data可以填入任何能被转换为JSON格式的对象,比如list, tuple, set。 默认的safe 参数是 True. 如果你传入的data数据类型不是字典类型,那么它就会抛出 TypeError的异常。

3.json_dumps_params参数是一个字典,它将调用json.dumps()方法并将字典中的参数传入给该方法。

使用HttpResponse对象来响应数据的时候,还可以通过content_type指定格式:

return HttpResponse(json.dumps(data),content_type=“application/json”)

默认只能传递字典类型,如果要传递非字典类型需要设置一下safe关键字参数。

response = JsonResponse([1, 2, 3], safe=False)

(3)redirect() :给浏览器了一个30x的状态码

参数可以是:

1. 一个模型:将调用模型的get_absolute_url() 函数

2.一个视图,可以带有参数:将使用urlresolvers.reverse 来反向解析名称

3.一个绝对的或相对的URL,将原封不动的作为重定向的位置。

默认返回一个临时的重定向;传递permanent=True 可以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示例:

你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redirect() 函数。

传递一个具体的ORM对象(了解即可)

将调用具体ORM对象的get_absolute_url() 方法来获取重定向的URL:

301 redirect: 301 代表永久性重定向 网址永久地迁移了,原网址下的资源都没有了

302 redirect: 302 代表临时重定向 临时的做个跳转,项目可能在升级,原网址资源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定向案例
首先在url里面新添加一个用来重定向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个新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图函数里面,添加跳转视图函数new(),并在login2路径下,用户输入用户名jinghao 即重定向到 /new/ 新页面
redirect里面写的第一个参数为路径,可以添加第二个参数permanent=True,表示永久重定向。默认是临时重定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浏览器访问,输入用户名jinghao,实现跳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永久重定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设置响应头和状态码

理论上,客户端发来请求,服务端应根据响应的成功与否,发送给客户端相关的状态码
服务器报错,也应该返回状态码告诉客户端是什么错误

响应对象主要有三种形式:

HttpResponse() 回复字符串 默认响应状态码是200
render() 回复页面内容 默认响应状态码是200
redirect() 重定向 默认响应状态码是30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发生什么问题,比如经过各种逻辑判断逻辑有误,参数不对等,服务端此时应该回复异常的状态码

(1)设置响应头键值对

def code(request):
ret = HttpResponse(“状态码”)
ret[‘name’] = “jinghao” # 添加响应头键值对 #会调用HttpResponse setattr方法,在setattr()方法中对响应头键值对进行了封装
return ret

浏览器访问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响应数据在前端都能拿到,拿出来就可以做一些处理
比如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之后,比如加个键值对 isLogin=True
响应头在客户端拿到以后,再登录某个页面之后,可以携带这个数据,后台拿到这个数据之后,就知道该用户已经登录了,不用重新登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设置响应状态码

#设置状态码

def code(request):
ret = HttpResponse(“状态码”)
ret[‘name’] = “jinghao” # 添加响应头键值对 #HttpResponse setattr
ret.status_code = 404 # 修改状态码
return ret

正常状态下不需要设置状态码,但为了接口规范,一些情况下需要设置状态码
render HttpResponse Redirect 三种响应方式都可以修改响应状态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CBV模式

FBV(function base views) 就是在视图里使用函数处理请求。

之前都是FBV模式写的代码,所以就不写例子了。

CBV(class base views) 就是在视图里使用类处理请求。

Python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果只用函数来开发,有很多面向对象的优点就错失了(继承、封装、多态)。
所以Django在后来加入了Class-Based-View。可以让我们用类写View。

这样做的优点主要下面两种: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比如Mixin(多继承)
可以用不同的函数针对不同的HTTP方法处理,而不是通过很多if判断,提高代码可读性

如果用class-based view写的话,就是下面这样

(1)CBV模式写法,先引入类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自己写的类要继承View类
class BookView(View):
# 通过反射获取到请求方法对应的类中的方法来执行
#需要什么类型的请求。就定义什么方法,比如get,post,方法名固定
def get(self,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book’)
# 需要处理什么请求方法,就写对应名称的方法

根据其继承的类,我们可以看到,原码中支持的八种方法类型,我们在类中写的方法必须是这八种方法其中的一种,不然会报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jango的url是将一个请求分配给可调用的函数的,而不是一个class。
针对这个问题,class-based view提供了一个as_view()静态方法(也就是类方法),调用这个方法,会创建一个类的实例,
然后通过实例调用dispatch()方法,dispatch()方法会根据request的method的不同调用相应的方法来处理request(如get() , post()等)。
到这里,这些方法和function-based view差不多了,要接收request,得到一个response返回。如果方法没有定义,会抛出HttpResponseNotAllowed异常。

原码部分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Try to dispatch to the right method; if a method doesn't exist,#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Also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if the# request method isn't on the approved list.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http_method_names: #get#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trace']handler = getattr(self, request.method.lower(),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else:handler =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return handler(request, *args, **kwargs) 就是get  # HttpResponse('ok')dispatch方法就是为了获取我们在类中写的方法,然后返回方法执行返回结果 注意:使用CBV时,urls.py中也做对应的修改: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login import viewsurlpatterns = [path('admin/', admin.site.urls),path('', views.login),# path('login/', views.login),# path('logininfo/', views.logininfo),path('login2/', views.login2),path('new/', views.new),path('code/', views.code),path('book/', views.BookView.as_view()),  注意,这里是views.类名.as_view()
]

我们继承的类View类中有as_view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浏览器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CBV模式下传参

创建个文章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get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想看2018年的文章
urls.py路径需要配置,year是变量名,需要再视图函数里面传进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ews视图函数需要传参yea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浏览器访问
article/后面只要是个int类型的数字数字都可以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post方法提交表单,post方法也要传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orm表单使用post方法,在当前页面提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浏览器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一个用户名提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端可以通过request.POST获取提交数据。获取的是QueryDict字典类型,字典的值是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开源电商系统
  • LeetCode每日一题 | 2808. 使循环数组所有元素相等的最少秒数
  • 搭建幻兽帕鲁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
  • 工程管理系统简介 工程管理系统源码 java工程管理系统 工程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蓝桥杯冲冲冲】进阶搜索 Anya and Cubes
  • 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源码,不良事件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实现11大类不良事件类型的报告上报、流转审批、跟踪改进及统计分析功能。
  • Java后端须知的前端知识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云计算应用”赛项赛卷9
  • FutureTask底层实现分析
  • jquery的9大选择器
  • C++面试:表结构设计规范
  • 腾讯云SDK并发调用优化方案
  • 迅为LS2K0500开发板引出PCI接口,可扩展显卡、网卡、声卡、视频卡、SATARAID等
  • 突破编程_C++_面试(基础知识(一))
  • LeetCode2670. Find the Distinct Difference Array
  • 【译】JS基础算法脚本:字符串结尾
  • GDB 调试 Mysql 实战(三)优先队列排序算法中的行记录长度统计是怎么来的(上)...
  • Golang-长连接-状态推送
  • HTTP--网络协议分层,http历史(二)
  • node学习系列之简单文件上传
  • oschina
  • Selenium实战教程系列(二)---元素定位
  • SpringCloud集成分布式事务LCN (一)
  • SSH 免密登录
  • VirtualBox 安装过程中出现 Running VMs found 错误的解决过程
  • WePY 在小程序性能调优上做出的探究
  • 第三十一到第三十三天:我是精明的小卖家(一)
  • 和 || 运算
  • 回流、重绘及其优化
  • 问题之ssh中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的解决
  • UI设计初学者应该如何入门?
  • 没有任何编程基础可以直接学习python语言吗?学会后能够做什么? ...
  • ​Java基础复习笔记 第16章:网络编程
  • # Apache SeaTunnel 究竟是什么?
  • #{}和${}的区别是什么 -- java面试
  • #设计模式#4.6 Flyweight(享元) 对象结构型模式
  • (1)虚拟机的安装与使用,linux系统安装
  • (33)STM32——485实验笔记
  • (poj1.2.1)1970(筛选法模拟)
  • (ZT)薛涌:谈贫说富
  • (板子)A* astar算法,AcWing第k短路+八数码 带注释
  • (二)斐波那契Fabonacci函数
  • (附表设计)不是我吹!超级全面的权限系统设计方案面世了
  • (附源码)springboot 个人网页的网站 毕业设计031623
  • (附源码)ssm失物招领系统 毕业设计 182317
  • (剑指Offer)面试题34:丑数
  • (循环依赖问题)学习spring的第九天
  • (转)大型网站架构演变和知识体系
  • (转)利用PHP的debug_backtrace函数,实现PHP文件权限管理、动态加载 【反射】...
  • (最完美)小米手机6X的Usb调试模式在哪里打开的流程
  • ***检测工具之RKHunter AIDE
  • ../depcomp: line 571: exec: g++: not found
  • .NET delegate 委托 、 Event 事件,接口回调
  • .NET 中各种混淆(Obfuscation)的含义、原理、实际效果和不同级别的差异(使用 SmartAssembly)
  • /etc/apt/sources.list 和 /etc/apt/sources.lis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