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度学习的模型知识点介绍和总结

关注公众号:『AI学习星球
算法学习4对1辅导论文辅导核心期刊可以通过公众号滴滴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1. 神经网络基础
        • 1.1 人工神经网络(ANN)
        • 1.2 介绍下激活函数
      • 2. 卷积神经网络(CNN)
        • 2.1 卷积层
        • 2.2 池化层
        • 2.3 全连接层
      • 3. 循环神经网络(RNN)
        • 3.1 基本RNN
        • 3.2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 3.3 门控循环单元(GRU)
      • 4. 自编码器(Autoencoder)
        • 4.1 编码器
        • 4.2 解码器
        • 4.3 变分自编码器(VAE)
      • 5. 生成对抗网络(GAN)
      • 6. Transformer模型
        • 6.1 自注意力机制
        • 6.2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 6.3 多头注意力
      • 7. 图神经网络(GNN)
        • 7.1 图卷积网络(GCN)
        • 7.2 图注意力网络(GAT)
      • 8. 强化学习
        • 8.1 Q学习
        • 8.2 深度Q网络(DQN)
        • 8.3 策略梯度方法
      • 9. 迁移学习
        • 9.1 特征提取
      • 10. 常见深度学习框架
        • 10.1 TensorFlow
        • 10.2 PyTorch
        • 10.3 Keras
      • 11. 总结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一种人工智能(AI)方法,用于教计算机以受人脑启发的方式处理数据。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识别图片、文本、声音和其他数据中的复杂模式,从而生成准确的见解和预测。您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执行通常需要人工智能完成的任务,例如描述图像或将声音文件转录为文本。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概念的介绍和总结:

1. 神经网络基础

  • 人工神经网络(ANN):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的网络。每个神经元通过加权和激活函数进行计算。
  • 激活函数:用于引入非线性,包括常见的ReLU、Sigmoid、Tanh等。
1.1 人工神经网络(ANN)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一种模仿生物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处理方式的计算模型。

ANN 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每个神经元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并通过一个激活函数对这些输入进行处理,产生输出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具有权重,这些权重决定了输入信号对神经元输出的影响程度。通过调整这些权重,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输入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ANN 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和模式。
  2. 泛化能力:可以对未见过的新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类。
  3. 并行处理:多个神经元可以同时处理信息,提高计算效率。
  4. 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

常见的 ANN 类型包括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及其变体,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等。

ANN 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预测分析、自动驾驶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ANN 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训练时间长、容易过拟合、对数据质量和数量要求高以及解释性较差等问题。

1.2 介绍下激活函数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在人工神经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被应用于神经元的输出,以引入非线性特征。如果没有激活函数,神经网络将仅仅是输入的线性组合,其表达能力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常见的激活函数包括:

  1. Sigmoid 函数:将输入值压缩到 0 到 1 之间,函数表达式为 (f(x) = \frac{1}{1 + e^{-x}}) 。它曾经被广泛使用,但存在梯度消失问题(在输入值较大或较小时,梯度接近于 0),导致训练困难。
  2. Tanh 函数:输出值在 -1 到 1 之间,函数表达式为 (f(x) = \frac{e^{x} - e{-x}}{e{x} + e^{-x}}) 。它类似于 Sigmoid 函数,但输出是以 0 为中心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
  3. ReLU 函数(Rectified Linear Unit):是一个分段函数,当输入为正数时,输出等于输入;当输入为负数时,输出为 0 ,即 (f(x) = max(0, x)) 。ReLU 函数计算简单,有效地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在现代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
  4. Leaky ReLU 函数:是 ReLU 函数的改进版,当输入为负数时,输出不再是 0 ,而是一个较小的斜率,即 (f(x) = max(ax, x)) ,其中 (a) 是一个较小的正数(如 0.01)。
  5. Softmax 函数:常用于多分类问题的输出层,将多个神经元的输出值转换为概率分布,使得各个类别的概率之和为 1 。

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取决于具体的问题和网络架构,不同的激活函数具有不同的特性,会影响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性能和收敛性。

2. 卷积神经网络(CNN)

主要用于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处理,特点是利用卷积层和池化层提取特征。

  • 卷积层:通过卷积核(滤波器)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操作,提取局部特征。
  • 池化层:通过下采样操作减少数据维度,常见的有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 全连接层:在最后阶段,将卷积提取的特征映射到输出空间。
2.1 卷积层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卷积层中,通过使用一组可学习的卷积核(也称为滤波器)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操作。卷积核在输入数据上滑动,并与对应位置的数据进行元素级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得到输出特征图(Feature Map)。

卷积操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和作用:

  1. 局部连接:卷积核只与输入数据的局部区域进行连接和运算,而不是像全连接层那样与所有输入节点相连。这使得卷积层能够捕捉局部的模式和特征,同时减少参数数量,提高计算效率,并对输入数据的平移具有一定的不变性。
  2. 权值共享:同一组卷积核在整个输入数据上重复使用,这大大减少了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了过拟合的风险。
  3. 特征提取:不同的卷积核可以提取不同类型的特征,例如边缘、纹理、形状等。通过堆叠多个卷积层,可以逐渐提取更复杂和抽象的特征。
  4. 降维:在一些情况下,卷积操作可以通过设置步长(Stride)大于 1 来实现对输入数据的下采样,从而降低特征图的尺寸,减少数据量和计算量。

卷积层的输出特征图可以输入到后续的层,如池化层、更多的卷积层或全连接层,以完成整个神经网络的计算和学习过程。卷积层在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涉及序列数据(如音频、文本)处理的任务中。

2.2 池化层

池化层(Pooling Layer)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常见的一种层,主要用于减少数据的维度,降低计算量,同时保持特征的不变性。

池化操作通常有两种常见的方式:最大池化(Max Pooling)和平均池化(Average Pooling)。

最大池化是选取池化窗口内的最大值作为输出;平均池化则是计算池化窗口内所有值的平均值作为输出。

池化层的主要作用包括:

  1. 降维:通过减少特征图的尺寸,降低了后续层的计算量和参数数量,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过拟合的风险。
  2. 特征不变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特征的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尺度不变性,使得模型对输入数据的小变化具有鲁棒性。
  3. 提取主要特征:通过对局部区域进行聚合统计,突出了主要特征,抑制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信息。

例如,对于一个 2x2 的最大池化窗口,如果输入特征图的某个局部区域的值分别为 [1, 2, 3, 4],则最大池化的输出为 4。

池化层通常位于卷积层之后,与卷积层一起构成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

2.3 全连接层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也称为密集层(Dense Layer),是神经网络中的一种常见层类型。

在全连接层中,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这意味着上一层的每个神经元的输出都会作为输入传递给当前层的每个神经元。

假设上一层有 (n) 个神经元,当前全连接层有 (m) 个神经元,那么就会有 (n \times m) 个连接权重。

全连接层的作用是对输入数据进行非线性组合和变换,以学习到复杂的模式和关系。它通常位于神经网络的靠后部分,用于将前面卷积层或其他层学习到的特征进行整合和分类。

在计算上,全连接层的输出是通过将输入向量与权重矩阵相乘,再加上偏置项,然后通过激活函数得到。

全连接层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但缺点是参数数量较多,容易导致过拟合,尤其是在输入数据维度较高时。

3. 循环神经网络(RNN)

主要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时间序列和文本数据。

  • 基本RNN:具有短期记忆能力,但难以捕捉长期依赖关系。
  •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通过引入门控机制(输入门、遗忘门和输出门)解决RNN的长期依赖问题。
  • 门控循环单元(GRU):一种简化的LSTM,具有类似的性能但计算效率更高。
3.1 基本RNN

基本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架构。

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不同,RNN 具有内部的记忆机制,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序列。在 RNN 中,神经元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还取决于之前的计算结果,即隐藏状态。

对于每个时间步 (t) ,RNN 的计算过程如下:

[
\begin{align*}
h_t &= \tanh (W_{xh} x_t + W_{hh} h_{t-1} + b_h)
y_t &= W_{hy} h_t + b_y
\end{align*}
]

其中,(x_t) 是当前时间步的输入,(h_t) 是当前时间步的隐藏状态,(y_t) 是当前时间步的输出,(W_{xh}) 、(W_{hh}) 、(W_{hy}) 是权重矩阵,(b_h) 和 (b_y) 是偏置项。

然而,基本的 RNN 存在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问题,这使得它在处理长序列时难以捕捉长期依赖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等改进的 RNN 变体。

3.2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循环神经网络(RNN),旨在解决传统 RNN 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面临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捕捉长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LSTM 引入了一个称为“细胞状态”(Cell State)的概念,通过精心设计的门控机制来控制信息的流动和保存。

LSTM 中的门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 遗忘门(Forget Gate):决定从细胞状态中丢弃哪些信息。它根据当前输入和上一时刻的隐藏状态来输出一个 0 到 1 之间的值,0 表示完全遗忘,1 表示完全保留。
  2. 输入门(Input Gate):决定哪些新的信息可以被存储到细胞状态中。它同样根据当前输入和上一时刻的隐藏状态来输出一个值。
  3. 输出门(Output Gate):决定细胞状态中的哪些信息将作为当前时刻的输出。

这些门控机制共同作用,使得 LSTM 能够有选择地记住或遗忘信息,从而有效地处理长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并在诸如自然语言处理、时间序列预测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门控循环单元(GRU)

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是另一种改良的循环神经网络架构,它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一样,旨在解决标准 RNN 处理长序列时的梯度问题,并更好地捕捉长期依赖。

GRU 把 LSTM 的遗忘门和输入门合并成一个更新门(Update Gate),同时还合并了细胞状态和隐藏状态,并引入了重置门(Reset Gate)。

更新门决定了要保留多少之前的信息以及要接受多少新的输入信息。重置门决定了如何将新的输入与之前的记忆相结合。

相比 LSTM,GRU 的参数更少,计算更简单,但在许多任务中表现与 LSTM 相当,有时甚至更好。它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时间序列预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自编码器(Autoencoder)

一种无监督学习模型,用于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

  • 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压缩到低维表示。
  • 解码器:将低维表示还原到原始数据。
  • 变分自编码器(VAE):引入概率模型,对潜在空间进行正则化,生成新的数据样本。
4.1 编码器

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编码器”(Encoder)通常是指模型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将输入数据转换为一种更具代表性、压缩或抽象的形式,即编码表示。

例如,在神经网络中,特别是在诸如 Transformer 这样的架构中,编码器通常由多个层组成,每个层可能包含自注意力机制、前馈神经网络等组件。它接收输入序列(如文本、图像等),并逐步提取和转换这些输入的特征,生成一个包含输入信息的编码向量。

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中,编码器负责将输入数据压缩为低维的潜在表示。

在机器翻译等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的任务中,编码器首先处理源语言的输入序列,生成一个编码向量,然后解码器基于这个编码向量生成目标语言的输出序列。

总的来说,编码器的目的是对输入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和表示学习,以便后续的处理或解码能够更准确和高效地进行。

4.2 解码器

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解码器”(Decoder)通常是模型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过编码或压缩的中间表示转换回原始形式或生成所需的输出。

例如,在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的模型中,如机器翻译,编码器将源语言句子编码为一个向量表示,解码器则根据这个编码向量逐步生成目标语言的句子。

在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中,解码器接收由编码器压缩的低维潜在表示,并尝试重构出原始的输入数据。

解码器通常会根据先前生成的部分输出以及编码的信息来预测下一个元素或生成下一部分的输出。它的设计和工作方式取决于具体的任务和模型架构。

4.3 变分自编码器(VAE)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是一种生成式模型,它是自编码器的一种扩展。

自编码器的目标是将输入数据压缩为低维的编码,然后再从编码中重构出原始数据。而 VAE 则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了变分推断的思想。

在 VAE 中,编码器不是直接输出编码,而是输出编码的均值和方差,从而对编码的分布进行建模(通常假设为正态分布)。然后,通过从这个分布中采样来得到编码,再通过解码器将采样得到的编码重构为原始数据。

VAE 的损失函数由两部分组成:

  1. 重构损失:衡量重构数据与原始输入数据的差异,鼓励解码器能够准确地重构数据。
  2. KL 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损失:用于使编码器输出的分布接近标准的先验分布(通常是标准正态分布),这有助于模型学习到有意义且连续的潜在空间表示。

通过这种方式,VAE 不仅能够学习数据的压缩表示,还能够从潜在空间中采样生成新的数据,具有生成新的类似数据的能力。

VAE 在图像生成、文本生成、异常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生成对抗网络(GAN)

用于生成新的、与训练数据相似的数据。

  • 生成器(Generator):生成伪造数据。
  • 判别器(Discriminator):区分真实数据和伪造数据。
  • 对抗训练:生成器和判别器相互竞争,共同提升生成数据的质量。

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架构,由生成器(Generator)和判别器(Discriminator)两个部分组成。

生成器的任务是生成新的数据,试图模仿真实的数据分布。判别器的任务则是判断输入的数据是来自真实的数据集还是由生成器生成的。

在训练过程中,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一场“博弈”:

生成器不断学习以生成更逼真的数据,试图欺骗判别器;而判别器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判别能力,以区分真实数据和生成器生成的数据。

随着训练的进行,生成器逐渐能够生成越来越逼真的假数据,使得判别器难以区分,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此时生成器生成的数据能够以假乱真。

GAN 在图像生成、图像风格转换、语音合成、文本生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GAN 的训练可能存在不稳定、模式崩溃等问题,但其创新性的思想为生成式模型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6. Transformer模型

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处理序列数据,广泛应用于NLP和计算机视觉。

  • 自注意力机制:使每个元素与序列中的所有其他元素交互,捕捉全局依赖关系。
  •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编码器处理输入序列,解码器生成输出序列。
  • 多头注意力:通过并行计算多个注意力头,捕捉不同的上下文信息。
6.1 自注意力机制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是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核心组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让模型能够根据输入序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动态地为每个元素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聚焦于输入序列中的不同部分。

具体来说,对于给定的输入序列,例如一段文本,自注意力机制会计算每个元素与其他所有元素的相关性得分。这些得分决定了每个元素在最终表示中的重要程度。通过对这些相关性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注意力权重。然后,将输入序列中的元素与其对应的注意力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元素的新的表示。

自注意力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并行地处理整个输入序列,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长距离的依赖关系,而无需像循环神经网络(RNN)那样按照顺序依次处理。这使得模型在处理长文本等数据时效率更高,性能更优。

6.2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编码器 - 解码器(Encoder-Decoder)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深度学习架构,尤其在处理涉及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转换的任务中广泛应用,例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等。

编码器(Encoder)负责将输入序列(如源语言句子)转换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表示,这个向量通常被称为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或编码向量(Encoded Vector)。编码器通过对输入序列的逐步处理,提取和压缩其中的关键信息。

解码器(Decoder)则以编码器生成的向量作为初始输入,并根据此以及已经生成的部分输出,逐步生成输出序列(如目标语言句子)。在每一步,解码器预测下一个元素,并将其作为下一步的输入,直到生成完整的输出序列。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将输入的复杂序列映射为一种紧凑的表示,然后基于这种表示逐步生成输出序列,从而实现不同长度和形式的序列之间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编码器和解码器通常由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或 Transformer 模块等构成。

6.3 多头注意力

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是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多头注意力机制其实是将注意力机制并行地执行多次,然后将结果进行组合。

在标准的注意力机制中,通过计算查询(Query)、键(Key)和值(Value)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对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关注程度。

而在多头注意力中,将查询、键和值分别进行多次线性变换,得到多个“头”(head)。然后,每个头都独立地进行注意力计算,得到各自的注意力输出。最后,将这些多头的注意力输出进行拼接,并通过一个线性变换得到最终的输出。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模型从不同的表示子空间中学习到不同的注意力模式,从而能够捕捉到更丰富的信息,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和对不同类型关系的建模能力。

7. 图神经网络(GNN)

用于处理图结构数据,如社交网络和分子结构。

  • 图卷积网络(GCN):通过节点的邻居信息更新节点表示。
  • 图注意力网络(GAT):引入注意力机制,动态分配邻居节点的权重。
7.1 图卷积网络(GCN)

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是一种用于处理图结构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

在图数据中,节点通过边相互连接。GCN 的目标是学习节点的特征表示,使得相连节点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GCN 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卷积操作在图上传播和聚合节点的信息。它基于节点的邻居关系来更新节点的特征表示。

具体来说,GCN 层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节点的新特征:

  1. 对邻居节点的特征进行某种加权求和。
  2. 结合节点自身的特征。
  3. 应用非线性激活函数。

通过堆叠多个 GCN 层,可以逐步学习到更高级和更有意义的图特征表示。

GCN 在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生物信息学、交通预测等众多领域都有应用,能够有效地处理图结构中的模式识别、分类、聚类等任务。

7.2 图注意力网络(GAT)

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GAT)是一种图神经网络架构。

与传统的图卷积网络(GCN)不同,GAT 使用注意力机制来计算节点之间的权重。对于图中的每个节点,通过对其邻居节点特征的加权求和来更新自身的特征表示,而权重是通过注意力机制计算得到的。

具体来说,注意力系数是根据节点特征计算的,这使得模型能够根据节点特征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自适应地分配权重,而不是像 GCN 那样基于固定的规则(如节点的度)来确定权重。

这种注意力机制使得 GAT 能够更好地处理具有不同度分布的节点,并且能够为不同的邻居节点分配不同的重要性权重,从而更灵活和有效地捕捉图结构中的信息。

GAT 在节点分类、链路预测等图相关任务中表现出色。

8. 强化学习

通过与环境交互学习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 Q学习:基于Q值函数更新策略,选择最大化Q值的动作。
  • 深度Q网络(DQN):结合深度神经网络近似Q值函数。
  • 策略梯度方法:直接优化策略,使得在环境中获得的期望奖励最大化。
8.1 Q学习

Q 学习(Q-learning)是一种强化学习算法。

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来学习最佳的行动策略,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Q 学习的核心是构建一个 Q 表(Q-table),其中行表示智能体的状态,列表示可能的动作。Q 值(Q-value)表示在特定状态下采取某个动作的预期长期奖励。

在每次学习迭代中,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选择一个动作,执行该动作后观察到新的状态和获得即时奖励。然后,使用以下公式更新 Q 值:

[
Q(s, a) \leftarrow Q(s, a) + \alpha [r + \gamma \max_{a’} Q(s’, a’) - Q(s, a)]
]

其中,(s) 和 (a) 分别是当前状态和动作,(s’) 是新的状态,® 是即时奖励,(\alpha) 是学习率,(\gamma) 是折扣因子,用于权衡未来奖励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交互和更新 Q 值,智能体逐渐学习到最优的策略,即在每个状态下选择具有最大 Q 值的动作。

Q 学习具有简单直观、理论基础扎实等优点,但对于大规模的状态和动作空间,Q 表可能会变得非常大,导致存储和计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函数逼近(如深度神经网络)来近似表示 Q 值,形成深度 Q 网络(DQN)等算法。

8.2 深度Q网络(DQN)

深度 Q 网络(Deep Q Network,DQN)是一种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算法。

传统的 Q 学习在处理大规模状态空间时面临挑战,因为难以维护巨大的 Q 表。DQN 则使用深度神经网络(通常是卷积神经网络或多层全连接网络)来近似 Q 函数,即估计在给定状态下采取某个动作的长期奖励。

DQN 的关键创新包括使用经验回放(Experience Replay)和固定目标网络(Fixed Target Network)。经验回放是将智能体与环境交互得到的经验(状态、动作、奖励、下一状态)存储在一个回放缓冲区中,然后随机抽取小批量数据用于训练网络,这有助于打破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稳定训练过程。固定目标网络则是定期将当前网络的参数复制到一个固定的目标网络中,用于计算目标 Q 值,这有助于减少训练中的不稳定性。

通过这些改进,DQN 能够处理具有高维度状态空间的强化学习任务,例如在 Atari 游戏中取得了出色的表现,推动了强化学习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

8.3 策略梯度方法

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方法是一类强化学习算法,用于学习最优的策略。

与基于值函数(如 Q 学习、DQN)的方法不同,策略梯度方法直接对策略进行优化。策略通常被表示为一个参数化的函数(例如由神经网络表示),其输出是在给定状态下采取各个动作的概率。

策略梯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策略的梯度,并根据梯度的方向来更新策略的参数,以提高预期的累积奖励。具体来说,策略梯度的目标是最大化期望的累积奖励。

常见的策略梯度算法包括 REINFORCE 算法及其改进版本,如 Actor-Critic 算法。在 Actor-Critic 算法中,“Actor” 是指策略网络,用于生成动作;“Critic” 是指价值网络,用于评估策略的好坏。

策略梯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处理连续的动作空间,并且能够直接对策略进行端到端的学习。然而,它们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方差较大、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技术来改进和优化这些方法。

9. 迁移学习

将预训练模型在新任务上进行微调,以减少对大量标注数据的需求。

  • 微调(Fine-tuning):在新任务上继续训练预训练模型。
  • 特征提取:使用预训练模型的特征表示,训练新的分类器。
9.1 特征提取

在迁移学习中,特征提取是指从源领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代表性和通用性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应用到目标领域的任务中。

其核心思想是,尽管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但某些底层的特征模式可能是相似或共享的。通过在源领域数据上学习到有效的特征表示,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辅助目标领域的学习。

例如,在图像识别中,如果已经在大规模的通用图像数据集(如 ImageNet)上训练了一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图像特征,那么当处理新的、特定类型的图像识别任务(如医学图像诊断)时,可以直接使用预训练网络的某些层所提取的特征,或者对这些特征进行微调以适应新的任务。

特征提取有助于减少在目标领域中从头开始学习特征所需的数据量和计算资源,利用源领域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目标任务的学习效率和性能。

10. 常见深度学习框架

  • TensorFlow:谷歌开发的开源框架,支持灵活的模型设计和高效的训练。
  • PyTorch:Facebook开发的开源框架,广受研究社区欢迎,因其动态计算图和易于调试的特性。
  • Keras:高层次的神经网络API,能够运行在TensorFlow、Theano和CNTK之上,易于快速原型设计。
10.1 TensorFlow

TensorFlow 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

它由 Google 开发,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构建和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的工具和库。

TensorFlow 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功能:

  1. 强大的计算图支持:允许用户构建复杂的计算流程,并自动进行梯度计算,便于模型的优化。
  2. 高效的分布式训练:可以在多个 CPU、GPU 甚至多个计算节点上进行分布式训练,加速模型的训练过程。
  3. 丰富的模型库和工具:提供了许多预定义的模型架构和实用的工具,方便模型的构建和调试。
  4. 跨平台: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Mac OS)和硬件(包括 CPU、GPU)上运行。
  5. 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有大量的开发者和用户,因此有丰富的教程、示例代码和开源项目可供参考和学习。

总之,TensorFlow 使得深度学习的开发和应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

10.2 PyTorch

PyTorch 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

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动态计算图:与一些使用静态计算图的框架不同,PyTorch 采用动态计算图,这意味着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构建、修改计算图,使得开发和调试更加灵活直观。
  2. 易于使用的 API:提供了简洁、直观且 Python 风格的 API,便于开发者快速上手和实现想法。
  3. 强大的张量操作:支持高效的张量计算,与 NumPy 有很好的兼容性。
  4. 自动求导:能够自动计算梯度,方便模型的优化和训练。
  5. 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拥有庞大且活跃的社区,有大量的开源项目、教程和预训练模型可供参考和使用。

PyTorch 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工业界的深度学习项目,尤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表现出色。

10.3 Keras

Keras 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高级神经网络 API,它能够运行在 TensorFlow、Theano 以及 CNTK 等深度学习后端之上。

Keras 的主要特点包括:

  1. 用户友好:具有简洁、一致且易于理解的 API,使得构建和试验深度学习模型变得非常简单,对初学者很友好。
  2. 模块化:可以轻松组合和构建不同的层、模型和优化器,以创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
  3. 易于扩展:能够方便地自定义新的层、损失函数和模型等组件。
  4. 支持多种类型的网络:包括全连接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常见的神经网络结构。

Keras 旨在让深度学习的开发变得快速和高效,让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能够专注于模型的创新和优化,而不必过多关注底层的实现细节。

11. 总结

这些深度学习模型和概念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关注公众号:『AI学习星球
算法学习4对1辅导论文辅导核心期刊可以通过公众号滴滴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北京网站建设多少钱?
  • 辽宁网页制作哪家好_网站建设
  • 高端品牌网站建设_汉中网站制作
  • Anolis 8 NVME over TCP 配置使用
  • [数据集][目标检测]打电话检测数据集VOC+YOLO格式8985张1类别
  • 数据分析-埋点
  • 【Python报错已解决】No Python at ‘C:Users…Python Python39python.exe’
  • jdbc-day03
  • 1321. 餐館營業額變化增長
  •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370(A~E)
  • php转职golang第二期
  • 新学期学生资料在线收集,老师用它一分钟搞定!
  • 【Unity基础】Input中GetAxis和GetAxisRaw的区别
  • 【Android】程序开发组件—探究Jetpack
  • 【数据结构】顺序表和链表——链表(包含大量经典链表算法题)
  • 资深研发的心愿:PostgreSQL未来若能加入这些功能,将更臻完善
  • 数据结构详细解释
  • 位运算+前缀和+预处理,CF 1017D - The Wu
  • [iOS]Core Data浅析一 -- 启用Core Data
  • 【css3】浏览器内核及其兼容性
  • 【译】理解JavaScript:new 关键字
  • Apache的80端口被占用以及访问时报错403
  • CSS选择器——伪元素选择器之处理父元素高度及外边距溢出
  • docker容器内的网络抓包
  • emacs初体验
  • isset在php5.6-和php7.0+的一些差异
  • javascript 总结(常用工具类的封装)
  • javascript从右向左截取指定位数字符的3种方法
  • Map集合、散列表、红黑树介绍
  • nginx 负载服务器优化
  • Redash本地开发环境搭建
  • vue-loader 源码解析系列之 selector
  • webpack+react项目初体验——记录我的webpack环境配置
  • 大快搜索数据爬虫技术实例安装教学篇
  • 关于 Linux 进程的 UID、EUID、GID 和 EGID
  • 检测对象或数组
  • 开放才能进步!Angular和Wijmo一起走过的日子
  • 前端 CSS : 5# 纯 CSS 实现24小时超市
  • 前端技术周刊 2019-02-11 Serverless
  • 驱动程序原理
  • 设计模式(12)迭代器模式(讲解+应用)
  • 问题之ssh中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的解决
  • 移动端 h5开发相关内容总结(三)
  • 正则表达式
  • TPG领衔财团投资轻奢珠宝品牌APM Monaco
  • #、%和$符号在OGNL表达式中经常出现
  • #define用法
  • #LLM入门|Prompt#1.7_文本拓展_Expanding
  • #WEB前端(HTML属性)
  • #我与Java虚拟机的故事#连载05:Java虚拟机的修炼之道
  • $.ajax()
  • (delphi11最新学习资料) Object Pascal 学习笔记---第13章第6节 (嵌套的Finally代码块)
  • (Java入门)学生管理系统
  • (附源码)基于SSM多源异构数据关联技术构建智能校园-计算机毕设 64366
  • (十三)Java springcloud B2B2C o2o多用户商城 springcloud架构 - SSO单点登录之OAuth2.0 根据token获取用户信息(4)...
  • (四)Controller接口控制器详解(三)
  • (一)基于IDEA的JAVA基础12
  • (转)Unity3DUnity3D在android下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