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物理学基础精解【7】

文章目录

  • 平面方程
    • 直角坐标及基本运算
    • 线段的定比分点
      • 一、定义
      • 二、坐标公式
      • 三、特殊情况
      • 四、应用举例
      • 五、推导过程(简要)
      • 两直线的交点和两曲线的交点
        • 两直线的交点
        • 两曲线的交点
        • 例题:求两直线的交点
        • 例题:求两曲线的交点
  • 参考文献

平面方程

直角坐标及基本运算

  • 向量的四则运算

下面由文心一言自动生成

  • 向量的四则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数乘(标量乘法)和数量积(点积或内积),但通常不直接称为“除法”,因为向量没有直接的“除法”定义。不过,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如使用逆矩阵或叉积的特殊情况)来间接实现类似“除法”的效果,但这些通常不在基础向量四则运算的范畴内。

1. 向量加法

向量加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给定两个向量 a ⃗ \vec{a} a b ⃗ \vec{b} b ,它们的和 a ⃗ + b ⃗ \vec{a} + \vec{b} a +b 是一个新的向量,其起点与 a ⃗ \vec{a} a 的起点相同,终点与从 a ⃗ \vec{a} a 的终点出发、沿 b ⃗ \vec{b} b
方向的向量终点相同。

2. 向量减法

向量减法可以看作是加上一个向量的相反向量。即, a ⃗ − b ⃗ = a ⃗ + ( − b ⃗ ) \vec{a} - \vec{b} = \vec{a} + (-\vec{b}) a b =a +(b )。这里, − b ⃗ -\vec{b} b b ⃗ \vec{b} b 的相反向量,其大小与 b ⃗ \vec{b} b 相同但方向相反。

3. 数乘(标量乘法)

数乘是将一个向量与一个标量(实数)相乘的运算。给定一个向量 a ⃗ \vec{a} a 和一个标量 k k k,数乘的结果 k a ⃗ k\vec{a} ka
是一个新的向量,其大小是 a ⃗ \vec{a} a 的大小的 k k k 倍(如果 k k k 是负数,则方向相反),方向与原向量相同(除非 k k k
为负)。

4. 数量积(点积或内积)

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其结果是一个标量(实数)。给定两个向量 a ⃗ \vec{a} a b ⃗ \vec{b} b ,它们的数量积
a ⃗ ⋅ b ⃗ \vec{a} \cdot \vec{b} a b 定义为 ∣ a ⃗ ∣ × ∣ b ⃗ ∣ × cos ⁡ θ |\vec{a}| \times |\vec{b}| \times \cos \theta a ×b ×cosθ,其中 θ \theta θ a ⃗ \vec{a} a b ⃗ \vec{b} b
之间的夹角。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分配律等性质,但不满足结合律(因为结果是一个标量)。

注意

  • 向量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除法”,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解线性方程组或使用逆矩阵)来找到与给定向量和结果向量相关的第三个向量。
  • 叉积是另一种向量运算,但它不是四则运算之一,并且只在三维空间中定义。叉积的结果是一个向量,其大小与两个原向量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成正比,方向垂直于这两个向量所构成的平面。

1. 向量加法

例子

设有两个二维向量 a ⃗ = ( 2 , 3 ) \vec{a} = (2, 3) a =(2,3) b ⃗ = ( 4 , 1 ) \vec{b} = (4, 1) b =(4,1)

根据向量加法的定义, a ⃗ + b ⃗ = ( 2 + 4 , 3 + 1 ) = ( 6 , 4 ) \vec{a} + \vec{b} = (2+4, 3+1) = (6, 4) a +b =(2+4,3+1)=(6,4)

2. 向量减法

例子

继续使用上面的向量 a ⃗ = ( 2 , 3 ) \vec{a} = (2, 3) a =(2,3) b ⃗ = ( 4 , 1 ) \vec{b} = (4, 1) b =(4,1)

根据向量减法的定义, a ⃗ − b ⃗ = a ⃗ + ( − b ⃗ ) = ( 2 , 3 ) + ( − 4 , − 1 ) = ( 2 − 4 , 3 − 1 ) = ( − 2 , 2 ) \vec{a} - \vec{b} = \vec{a} + (-\vec{b}) = (2, 3) + (-4, -1) = (2-4, 3-1) = (-2, 2) a b =a +(b )=(2,3)+(4,1)=(24,31)=(2,2)

3. 数乘(标量乘法)

例子

设有一个二维向量 c ⃗ = ( 1 , − 2 ) \vec{c} = (1, -2) c =(1,2) 和一个标量 k = 3 k = 3 k=3

根据数乘的定义, k c ⃗ = 3 ( 1 , − 2 ) = ( 3 × 1 , 3 × − 2 ) = ( 3 , − 6 ) k\vec{c} = 3(1, -2) = (3 \times 1, 3 \times -2) = (3, -6) kc =3(1,2)=(3×1,3×2)=(3,6)

4. 数量积(点积或内积)

例子

设有两个二维向量 d ⃗ = ( 2 , 3 ) \vec{d} = (2, 3) d =(2,3) e ⃗ = ( 1 , 4 ) \vec{e} = (1, 4) e =(1,4)

首先,计算这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θ \theta θ 的余弦值(虽然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需要真正计算出 θ \theta θ
的值)。但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数量积的公式:

d ⃗ ⋅ e ⃗ = 2 × 1 + 3 × 4 = 2 + 12 = 14 \vec{d} \cdot \vec{e} = 2 \times 1 + 3 \times 4 = 2 + 12 = 14 d e =2×1+3×4=2+12=14

注意,数量积的结果是一个标量,而不是向量。它表示了这两个向量在它们共同方向上的“投影长度”的乘积。

以上就是向量四则运算的例子。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向量的基本运算。

  • 数轴是一条直线,直线上的点与数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
  •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1. 平面上的坐标系 x O y xOy xOy让平面与有充实数对(x,y)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
  2. 象限:
  • 坐标变换
  1. 平面上某点可对应于多个不同坐标系和不同的坐标
  2. 坐标系 x ′ O ′ y ′ 坐标系x'O'y' 坐标系xOy由坐标系统 x O y xOy xOy经过两种运动后得到的$。
    ( 1 ) 坐标轴方向不变,轴平移。原点移动: O → O ′ , x O y → x ′ ′ O ′ Y ′ ′ (1) 坐标轴方向不变,轴平移。原点移动:O\rightarrow O' ,xOy \rightarrow x''O'Y'' (1)坐标轴方向不变,轴平移。原点移动:OO,xOyx′′OY′′
    ( 2 ) 原点不动,坐标轴旋转, x ′ ′ O ′ y ′ ′ → x ′ O ′ y ′ (2) 原点不动,坐标轴旋转,x''O'y''\rightarrow x'O'y' (2)原点不动,坐标轴旋转,x′′Oy′′xOy
    ( 3 ) 上面的两种变换,先后顺序不影响最后结果,可以先旋转再平移,也可反过来,等等 (3) 上面的两种变换,先后顺序不影响最后结果,可以先旋转再平移,也可反过来,等等 (3)上面的两种变换,先后顺序不影响最后结果,可以先旋转再平移,也可反过来,等等
  3. 轴平移
    新坐标 x ′ O ′ y ′ ,原坐标 x O y a 、 b 表示 O ′ 在原坐标系的位置。 旧坐标表示新坐标: x ′ = x − a , y ′ = y − b 新坐标表示旧坐标: x = x ′ + a , y = y ′ + b 新坐标x'O'y',原坐标xOy \\a、b表示O'在原坐标系的位置。 \\旧坐标表示新坐标:x'=x-a,y'=y-b \\新坐标表示旧坐标:x=x'+a,y=y'+b 新坐标xOy,原坐标xOyab表示O在原坐标系的位置。旧坐标表示新坐标:x=xa,y=yb新坐标表示旧坐标:x=x+a,y=y+b
  4. 轴平移旋转
    新坐标 x ′ O ′ y ′ ,原坐标 x O y a 、 b 表示 O ′ 在原坐标系的位置。 O 不动,两轴旋转 a 角 旧坐标表示新坐标: x ′ = x c o s a + y s i n a y ′ = − x s i n a + y c o s a 新坐标表示旧坐标: x = x ′ c o s a − y ′ s i n a y = x ′ s i n a + y ′ c o s a 新坐标x'O'y',原坐标xOy \\a、b表示O'在原坐标系的位置。 \\O不动,两轴旋转a角 \\旧坐标表示新坐标: \\x'=xcosa+ysina \\y'=-xsina+ycosa \\新坐标表示旧坐标: \\x=x'cosa-y'sina \\y=x'sina+y'cosa 新坐标xOy,原坐标xOyab表示O在原坐标系的位置。O不动,两轴旋转a旧坐标表示新坐标:x=xcosa+ysinay=xsina+ycosa新坐标表示旧坐标:x=xcosaysinay=xsina+ycosa
  • 两点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下面内容由文心一言自动生成
在二维平面上,我们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点,其中每个点由一对坐标(x, y)确定。

假设有两个点 A ( x 1 , y 1 ) A(x_1, y_1) A(x1,y1) B ( x 2 , y 2 ) B(x_2, y_2) B(x2,y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 d d d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 = ( x 2 − x 1 ) 2 + ( y 2 − y 1 ) 2 d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 d=(x2x1)2+(y2y1)2

这个公式来源于勾股定理,即将两点间的线段视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而 x 2 − x 1 x_2 - x_1 x2x1 y 2 − y 1 y_2 - y_1 y2y1
则分别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示例

假设有两个点 A ( 3 , 4 ) A(3, 4) A(3,4) B ( 7 , 1 ) B(7, 1) B(7,1),我们需要计算这两点间的距离。

  1. 首先,确定两个点的坐标: x 1 = 3 , y 1 = 4 , x 2 = 7 , y 2 = 1 x_1 = 3, y_1 = 4, x_2 = 7, y_2 = 1 x1=3,y1=4,x2=7,y2=1
  2. 然后,将这些值代入距离公式中:

d = ( 7 − 3 ) 2 + ( 1 − 4 ) 2 d = \sqrt{(7 - 3)^2 + (1 - 4)^2} d=(73)2+(14)2

d = 4 2 + ( − 3 ) 2 d = \sqrt{4^2 + (-3)^2} d=42+(3)2

d = 16 + 9 d = \sqrt{16 + 9} d=16+9

d = 25 d = \sqrt{25} d=25

d = 5 d = 5 d=5

因此,点 A ( 3 , 4 ) A(3, 4) A(3,4) 和点 B ( 7 , 1 ) B(7, 1) B(7,1) 之间的距离是 5 个单位长度。

前面是平面2维的公式,n维空间距离公式如下:

在n维空间中,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与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计算类似,但涉及更多的坐标轴。假设有两个n维空间中的点 P ( x 1 , x 2 , … , x n ) P(x_1, x_2, \ldots, x_n) P(x1,x2,,xn) Q ( y 1 , y 2 , … , y n ) Q(y_1, y_2, \ldots, y_n) Q(y1,y2,,yn),则这两点间的距离 d d d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 = ( y 1 − x 1 ) 2 + ( y 2 − x 2 ) 2 + ⋯ + ( y n − x n ) 2 d = \sqrt{(y_1 - x_1)^2 + (y_2 - x_2)^2 + \cdots + (y_n - x_n)^2} d=(y1x1)2+(y2x2)2++(ynxn)2

这个公式是欧几里得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在n维空间中的推广。它表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即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示例

假设有两个3维空间中的点 P ( 1 , 2 , 3 ) P(1, 2, 3) P(1,2,3) Q ( 4 , 5 , 6 ) Q(4, 5, 6) Q(4,5,6),我们需要计算这两点间的距离。

  1. 首先,确定两个点的坐标: x 1 = 1 , x 2 = 2 , x 3 = 3 , y 1 = 4 , y 2 = 5 , y 3 = 6 x_1 = 1, x_2 = 2, x_3 = 3, y_1 = 4, y_2 = 5, y_3 = 6 x1=1,x2=2,x3=3,y1=4,y2=5,y3=6

  2. 然后,将这些值代入n维空间中的距离公式中:

d = ( 4 − 1 ) 2 + ( 5 − 2 ) 2 + ( 6 − 3 ) 2 d = \sqrt{(4 - 1)^2 + (5 - 2)^2 + (6 - 3)^2} d=(41)2+(52)2+(63)2

d = 3 2 + 3 2 + 3 2 d = \sqrt{3^2 + 3^2 + 3^2} d=32+32+32

d = 9 + 9 + 9 d = \sqrt{9 + 9 + 9} d=9+9+9

d = 27 d = \sqrt{27} d=27

d = 3 3 d = 3\sqrt{3} d=33

因此,点 P ( 1 , 2 , 3 ) P(1, 2, 3) P(1,2,3) 和点 Q ( 4 , 5 , 6 ) Q(4, 5, 6) Q(4,5,6) 之间的距离是 3 3 3\sqrt{3} 33 个单位长度。

在n维空间中,无论n的值是多少,距离的计算都遵循上述公式,只是需要考虑更多的坐标轴。

线段的定比分点

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到线段的分割以及分割点与线段两端点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线段的定比分点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在直线L上,若有两点P、O,它们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在直线L上存在一个不同于P、O的任一点M,使得PM/MO等于已知常数λ(λ≠-1),则M被称为有向线段PO的定比分点。

二、坐标公式

若设点P1(x1,y1)和P2(x2,y2),点M分线段P1P2的比为λ,则M的坐标(x,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x坐标:x = (x1 + λx2) / (1 + λ)
  • y坐标:y = (y1 + λy2) / (1 + λ)

这个公式是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

三、特殊情况

  1. 中点公式:当λ=1时,上述公式即变为中点坐标公式。即,若M是线段P1P2的中点,则M的坐标(x,y)为[(x1+x2)/2, (y1+y2)/2]。
  2. 外分点:当λ<0且λ≠-1时,点M位于线段P1P2的延长线上,此时称M为外分点。
  3. 重合情况:当λ=0时,点M与起点P1重合;当λ不存在(或趋于无穷大)时,理论上点M与终点P2重合,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定比分点的定义中是不考虑的,因为此时M不再是线段P1P2上的一个“分点”。

四、应用举例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在几何、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可以利用定比分点公式求解质点系的重心位置;在几何学中,则可以利用该公式求解线段上的特定分割点等。

五、推导过程(简要)

定比分点公式的推导主要基于向量的坐标运算。设向量P1P = (x-x1, y-y1),向量PP2 = (x2-x, y2-y),由于P1P = λPP2,则有(x-x1, y-y1) = λ(x2-x, y2-y)。解这个方程组即可得到定比分点M的坐标公式。

总之,线段的定比分点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坐标公式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通过理解和掌握定比分点的定义、坐标公式及其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与之相关的几何和物理问题。

两直线的交点和两曲线的交点

两直线的交点

两直线的交点可以通过联立两直线的方程来求解。在二维平面上,两直线通常表示为:

L 1 : a 1 x + b 1 y + c 1 = 0 L_1: a_1x + b_1y + c_1 = 0 L1:a1x+b1y+c1=0
L 2 : a 2 x + b 2 y + c 2 = 0 L_2: a_2x + b_2y + c_2 = 0 L2:a2x+b2y+c2=0

联立这两个方程,可以消去一个变量(通常是 y y y),得到一个关于 x x x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得到 x x x的值,再代入任一直线方程求得 y y y的值。这样得到的 ( x , y ) (x, y) (x,y)就是两直线的交点。

两曲线的交点

两曲线的交点求解类似于两直线的交点,但通常更复杂。需要联立两曲线的方程,并解这个方程组来找到交点。对于非线性曲线,可能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或图形工具来辅助求解。

例题:求两直线的交点

例题:求直线 L 1 : 2 x + 3 y − 6 = 0 L_1: 2x + 3y - 6 = 0 L1:2x+3y6=0和直线 L 2 : 4 x − y − 5 = 0 L_2: 4x - y - 5 = 0 L2:4xy5=0的交点。

  1. 联立两直线方程:

{ 2 x + 3 y − 6 = 0 4 x − y − 5 = 0 \begin{cases} 2x + 3y - 6 = 0 \\ 4x - y - 5 = 0 \end{cases} {2x+3y6=04xy5=0

  1. 从第二个方程中解出 y y y

y = 4 x − 5 y = 4x - 5 y=4x5

  1. y y y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中:

2 x + 3 ( 4 x − 5 ) − 6 = 0 2x + 3(4x - 5) - 6 = 0 2x+3(4x5)6=0

  1. 展开并化简得:

2 x + 12 x − 15 − 6 = 0 2x + 12x - 15 - 6 = 0 2x+12x156=0

14 x − 21 = 0 14x - 21 = 0 14x21=0

x = 3 2 x = \frac{3}{2} x=23

  1. x = 3 2 x = \frac{3}{2} x=23代入任一方程求 y y y(这里选择第二个方程):

4 × 3 2 − y − 5 = 0 4 \times \frac{3}{2} - y - 5 = 0 4×23y5=0

6 − y − 5 = 0 6 - y - 5 = 0 6y5=0

y = 1 y = 1 y=1

  1. 因此,两直线的交点是 ( 3 2 , 1 ) \left(\frac{3}{2}, 1\right) (23,1)
例题:求两曲线的交点

例题:求曲线 C 1 : x 2 + y 2 = 4 C_1: x^2 + y^2 = 4 C1:x2+y2=4和曲线 C 2 : x 2 − y 2 = 2 C_2: x^2 - y^2 = 2 C2:x2y2=2的交点。

  1. 联立两曲线方程:

{ x 2 + y 2 = 4 x 2 − y 2 = 2 \begin{cases} x^2 + y^2 = 4 \\ x^2 - y^2 = 2 \end{cases} {x2+y2=4x2y2=2

  1. 将两个方程相加和相减,分别得到:

2 x 2 = 6 ⇒ x 2 = 3 ⇒ x = ± 3 2x^2 = 6 \Rightarrow x^2 = 3 \Rightarrow x = \pm \sqrt{3} 2x2=6x2=3x=±3

2 y 2 = 2 ⇒ y 2 = 1 ⇒ y = ± 1 2y^2 = 2 \Rightarrow y^2 = 1 \Rightarrow y = \pm 1 2y2=2y2=1y=±1

  1. 由于 x x x y y y的取值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因此我们需要检查所有可能的组合。经过检验,我们发现以下两组解是有效的:

( 3 , 1 ) , ( − 3 , − 1 ) \left(\sqrt{3}, 1\right), \left(-\sqrt{3}, -1\right) (3 ,1),(3 ,1)

(注意:其他组合如 ( 3 , − 1 ) (\sqrt{3}, -1) (3 ,1) ( − 3 , 1 ) (-\sqrt{3}, 1) (3 ,1)不满足原方程组,因此不是交点。)

  1. 因此,两曲线的交点是 ( 3 , 1 ) \left(\sqrt{3}, 1\right) (3 ,1) ( − 3 , − 1 ) \left(-\sqrt{3}, -1\right) (3 ,1)

参考文献

1.《高等数学讲义》
2.文心一言

相关文章:

  • 平衡、软技能与持续学习
  • 绝了,自从用了它,我每天能多摸鱼2小时!
  • 【如何学习Python编程?】
  • element-plus 日历组件 Calendar设置每周第一天为周一-非国际化版
  • 编译 FFmpeg 以支持 AV1 编解码器以及其他硬件加速选项(如 NVENC、VAAPI 等)
  • 什么是源文件?
  • provide,inject父传子
  • (二)Optional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运算器输入锁存器数据写实验
  • 如何防范关联方风险传导?风险监控4.0,新增关联方风险维度!
  • c++继承详解
  •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Stack Queue)
  • 使用Python免费将pdf转为docx
  • TypeScript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 C语言指针系列1——初识指针
  • 3.7、@ResponseBody 和 @RestController
  • 4个实用的微服务测试策略
  • es6--symbol
  • JS笔记四:作用域、变量(函数)提升
  • Vue UI框架库开发介绍
  • Vultr 教程目录
  • 基于 Babel 的 npm 包最小化设置
  • 力扣(LeetCode)21
  • 前端性能优化——回流与重绘
  • 全栈开发——Linux
  • 如何打造100亿SDK累计覆盖量的大数据系统
  • 吴恩达Deep Learning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R语言版
  • 消息队列系列二(IOT中消息队列的应用)
  • 一、python与pycharm的安装
  • 一些关于Rust在2019年的思考
  • Unity3D - 异步加载游戏场景与异步加载游戏资源进度条 ...
  • ​​​​​​​ubuntu16.04 fastreid训练过程
  • ​Z时代时尚SUV新宠:起亚赛图斯值不值得年轻人买?
  • (4.10~4.16)
  • (8)STL算法之替换
  • (MonoGame从入门到放弃-1) MonoGame环境搭建
  • (NSDate) 时间 (time )比较
  • (poj1.3.2)1791(构造法模拟)
  • (Redis使用系列) Springboot 在redis中使用BloomFilter布隆过滤器机制 六
  • (ZT)一个美国文科博士的YardLife
  • (二)Pytorch快速搭建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气温预测回归(代码+详细注解)
  • (附源码)ssm教材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011229
  • (九)c52学习之旅-定时器
  • (三维重建学习)已有位姿放入colmap和3D Gaussian Splatting训练
  • (十一)JAVA springboot ssm 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源码:服务网关Zuul高级篇
  • (四)搭建容器云管理平台笔记—安装ETCD(不使用证书)
  • (淘宝无限适配)手机端rem布局详解(转载非原创)
  • (转)jdk与jre的区别
  • (转)mysql使用Navicat 导出和导入数据库
  • (转)大道至简,职场上做人做事做管理
  • .NET 同步与异步 之 原子操作和自旋锁(Interlocked、SpinLock)(九)
  • .pyc文件是什么?
  • [.NET 即时通信SignalR] 认识SignalR (一)
  • [APUE]进程关系(下)
  • [Arduino学习] ESP8266读取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