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底层都有哪些数据结构?带你了解redis是如何存储数据的

文章目录

  • 写在前面
  • 键值对的存储——哈希
    • 哈希冲突
    • redis解决哈希冲突过多的方式——rehash
  • 双向链表
  • 数组
  • 压缩链表
      • 压缩链表的连锁更新
      • 压缩列表的缺陷
      • 整数数组和压缩列表在查找时间复杂度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优势,那为什么 Redis 还会把它们作为底层数据结构呢?
      • 一个数据类型都对应了很多种底层数据结构。以List为例,什么情况下是双向链表,反之又在什么情况下是压缩列表呢?还是说是并存状态?
      • ziplist、quicklist、listpack 这三者是如何协助redis的数据类型的呢?
  • 跳表
  • 各种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
  • 参考资料

写在前面

我们都知道,redis有五种基本的数据类型: 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Hash(哈希)、Set(集合)和 Sorted Set(有序集合)。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我们熟知的这些数据类型,底层是如何实现的。

其实,底层数据结构一共有 6 种,分别是简单动态字符串、双向链表、压缩列表、哈希表、跳表和整数数组。它们和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键值对的存储——哈希

为了实现从键到值的快速访问,Redis 使用了一个哈希表来保存所有键值对。哈希表随机访问数据的时间复杂度是 O(1) ,这个查找过程主要依赖于哈希计算,和数据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管哈希表里有 10 万个键还是 100 万个键,我们只需要一次计算就能找到相应的键。

一个哈希表,其实就是一个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称为一个哈希桶。所以,哈希表是由多个哈希桶组成的,每个哈希桶中保存了键值对数据。

这里要注意一点,哈希桶中的元素保存的并不是值本身,而是指向具体值的指针。这也就是说,不管值是 String,还是集合类型,哈希桶中的元素都是指向它们的指针。

如下图,哈希桶中的 entry 元素中保存了key和value指针,分别指向了实际的键和值,不管值是String还是集合,也可以通过*value指针被查找到,下图详细描述了这个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哈希冲突

使用哈希存储数据,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哈希冲突的情况。
而哈希冲突有很多种解决方案,详情请看算法-hash散列表查找详解

而redis解决哈希冲突的方式,就是使用拉链法的链式哈希。链式哈希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指发生哈希冲突时,同一个哈希桶中的多个元素用一个链表来保存,它们之间依次用指针连接。

如下图所示:entry1、entry2 和 entry3 都需要保存在哈希桶 3 中,导致了哈希冲突。此时,entry1 元素会通过一个next指针指向 entry2,同样,entry2 也会通过next指针指向 entry3。这样一来,即使哈希桶 3 中的元素有 100 个,我们也可以通过 entry 元素中的指针,把它们连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链表,也叫作哈希冲突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解决哈希冲突过多的方式——rehash

上面我们说到,hash冲突时,会在冲突的hash上拉出来一个链表,哈希冲突链上的元素只能通过指针逐一查找再操作,如果哈希表里写入的数据越来越多,哈希冲突可能也会越来越多,这就会导致某些哈希冲突链过长,进而导致这个链上的元素查找耗时长,效率降低。

(小tip:用过Java的可能会知道,HashMap解决hash冲突就是使用拉链法,与redis不同,hashmap为了提高效率会将链表升级为红黑树,redis则使用rehash的方式)

rehash 也就是增加现有的哈希桶数量,让逐渐增多的 entry 元素能在更多的桶之间分散保存,减少单个桶中的元素数量,从而减少单个桶中的冲突。

为了使 rehash 操作更高效,Redis 默认使用了两个全局哈希表:哈希表 1 和哈希表 2。一开始,当你刚插入数据时,默认使用哈希表 1,此时的哈希表 2 并没有被分配空间。随着数据逐步增多,Redis 开始执行 rehash,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 给哈希表 2 分配更大的空间,例如是当前哈希表 1 大小的两倍;
  • 把哈希表 1 中的数据重新映射并拷贝到哈希表 2 中;
  • 释放哈希表 1 的空间。
    到此,我们就可以从哈希表 1 切换到哈希表 2,用增大的哈希表 2 保存更多数据,而原来的哈希表 1 留作下一次 rehash 扩容备用。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第二步涉及大量的数据拷贝,如果一次性把哈希表 1 中的数据都迁移完,会造成 Redis 线程阻塞,无法服务其他请求。此时,Redis 就无法快速访问数据了。

渐进式hash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Redis 采用了渐进式 rehash。

简单来说就是在第二步拷贝数据时,Redis 仍然正常处理客户端请求,每处理一个请求时,从哈希表 1 中的第一个索引位置开始,顺带着将这个索引位置上的所有 entries 拷贝到哈希表 2 中;等处理下一个请求时,再顺带拷贝哈希表 1 中的下一个索引位置的 entries。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就巧妙地把一次性大量拷贝的开销,分摊到了多次处理请求的过程中,避免了耗时操作,保证了数据的快速访问。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链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详情可以翻阅数据结构-线性表详解(类C语言版)

数组

数组相信刚接触计算机的同学们就接触了,这里也不再赘述,详情可以翻阅数据结构-数组详解(类C语言版)

压缩链表

Redis 3.0 的 List 对象在数据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会采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的实现,它的优势是节省内存空间,并且是内存紧凑型的数据结构。

压缩列表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被设计成一种内存紧凑型的数据结构,占用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不仅可以利用 CPU 缓存,而且会针对不同长度的数据,进行相应编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省内存开销。

因此,Redis 对象(List 对象、Hash 对象、Zset 对象)包含的元素数量较少,或者元素值不大的情况才会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

压缩列表实际上类似于一个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保存一个数据。和数组不同的是,压缩列表在表头有三个字段 zlbytes、zltail 和 zllen,分别表示列表长度、列表尾的偏移量和列表中的 entry 个数;压缩列表在表尾还有一个 zlend,表示列表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压缩列表有四个字段:
① zlbytes,记录整个压缩列表占用对内存字节数;
② zltail,记录压缩列表「尾部」节点距离起始地址由多少字节,也就是列表尾的偏移量;
③ zllen,记录压缩列表包含的节点数量;
④ zlend,标记压缩列表的结束点,固定值 0xFF(十进制255)。

压缩列表节点包含三部分内容:
① prevlen,记录了「前一个节点」的长度;
② encoding,记录了当前节点实际数据的类型以及长度;
③ data,记录了当前节点的实际数据

当我们往压缩列表中插入数据时,压缩列表就会根据数据是字符串还是整数,以及数据的大小,会使用不同空间大小的 prevlen 和 encoding 这两个元素里保存的信息,这种根据数据大小和类型进行不同的空间大小分配的设计思想,正是 Redis 为了节省内存而采用的。

分别说下,prevlen 和 encoding 是如何根据数据的大小和类型来进行不同的空间大小分配。
压缩列表里的每个节点中的 prevlen 属性都记录了「前一个节点的长度」,而且 prevlen 属性的空间大小跟前一个节点长度值有关,比如:
① 如果前一个节点的长度小于 254 字节,那么 prevlen 属性需要用 1 字节的空间来保存这个长度值;
② 如果前一个节点的长度大于等于 254 字节,那么 prevlen 属性需要用 5 字节的空间来保存这个长度值;

encoding 属性的空间大小跟数据是字符串还是整数,以及字符串的长度有关:
① 如果当前节点的数据是整数,则 encoding 会使用 1 字节的空间进行编码。
② 如果当前节点的数据是字符串,根据字符串的长度大小,encoding 会使用 1 字节/2字节/5字节的空间进行编码。

在压缩列表中,如果我们要查找定位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可以通过表头三个字段的长度直接定位,复杂度是 O(1)。而查找其他元素时,就没有这么高效了,只能逐个查找,此时的复杂度就是 O(N) 了。因此压缩列表不适合保存过多的元素。

压缩链表的连锁更新

压缩列表除了查找复杂度高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

压缩列表新增某个元素或修改某个元素时,如果空间不不够,压缩列表占用的内存空间就需要重新分配。而当新插入的元素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后续元素的 prevlen 占用空间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连锁更新」问题,导致每个元素的空间都要重新分配,造成访问压缩列表性能的下降。

压缩列表的缺陷

空间扩展操作也就是重新分配内存,因此连锁更新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压缩列表占用的内存空间要多次重新分配,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压缩列表的访问性能。

所以说,虽然压缩列表紧凑型的内存布局能节省内存开销,但是如果保存的元素数量增加了,或是元素变大了,会导致内存重新分配,最糟糕的是会有「连锁更新」的问题。

因此,压缩列表只会用于保存的节点数量不多的场景,只要节点数量足够小,即使发生连锁更新,也是能接受的。

在后来的版本中,新增设计了两种数据结构:quicklist(Redis 3.2 引入) 和 listpack(Redis 5.0 引入)。这两种数据结构的设计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压缩列表节省内存的优势,同时解决压缩列表的「连锁更新」的问题。

整数数组和压缩列表在查找时间复杂度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优势,那为什么 Redis 还会把它们作为底层数据结构呢?

两方面原因:
1、内存利用率,数组和压缩列表都是非常紧凑的数据结构,它比链表占用的内存要更少。Redis是内存数据库,大量数据存到内存中,此时需要做尽可能的优化,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2、数组对CPU高速缓存支持更友好,所以Redis在设计时,集合数据元素较少情况下,默认采用内存紧凑排列的方式存储,同时利用CPU高速缓存不会降低访问速度。当数据元素超过设定阈值后,避免查询时间复杂度太高,转为哈希和跳表数据结构存储,保证查询效率。

一个数据类型都对应了很多种底层数据结构。以List为例,什么情况下是双向链表,反之又在什么情况下是压缩列表呢?还是说是并存状态?

1、Hash 和 ZSet 是数据量少采用压缩列表存储,数据量变大转为哈希表或跳表存储
2、但 List 不是这样,是并存的状态,List 是双向链表 + 压缩列表

ziplist、quicklist、listpack 这三者是如何协助redis的数据类型的呢?

ziplist设计初衷是节省内存,List/Hash/ZSet底层都用到了ziplist。其中Hash/ZSet当元素很少时,采用ziplist存储,每个数据项紧凑排列。

Set如果存储都是int类型,底层是intset,否则会转换为hashtbale。
ZSet如果数据较多,会转换为skplist + hashtable存储。

List是采用quicklist + ziplist结合的方式使用,因为List的操作需要频繁修改头尾的数据,避免ziplist级联更新,所以用quicklist(链表)+ ziplist缓解这种情况。

listpack是为了取代ziplist设计的,目的也是节省内存,但没有ziplist级联更新问题,目前只用在Stream上,其它数据类型后期待替换,不过时间会比较漫长。

跳表

简单来说,跳表在链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级索引,通过索引位置的几个跳转,实现数据的快速定位,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我们要在链表中查找 33 这个元素,只能从头开始遍历链表,查找 6 次,直到找到 33 为止。此时,复杂度是 O(N),查找效率很低。

为了提高查找速度,我们来增加一级索引: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两个元素选一个出来作为索引。这些索引再通过指针指向原始的链表。例如,从前两个元素中抽取元素 1 作为一级索引,从第三、四个元素中抽取元素 11 作为一级索引。此时,我们只需要 4 次查找就能定位到元素 33 了。

如果我们还想再快,可以再增加二级索引:从一级索引中,再抽取部分元素作为二级索引。例如,从一级索引中抽取 1、27、100 作为二级索引,二级索引指向一级索引。这样,我们只需要 3 次查找,就能定位到元素 33 了。

可以看到,这个查找过程就是在多级索引上跳来跳去,最后定位到元素。这也正好符合“跳”表的叫法。当数据量很大时,跳表的查找复杂度就是 O(logN)。

关于跳表,更多详情请点击:
https://blog.csdn.net/yjw123456/article/details/1051598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441201075985657&wfr=spider&for=pc

各种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资料

蒋德钧老师 对于redis的讲解
https://www.cnblogs.com/panxianhao/p/15993924.html
https://www.yuque.com/docs/share/9677b389-1af5-4d22-805b-ee2d651100d9

相关文章:

  • 通道分离与合并、彩色图转换为灰度图、二值化
  • C语言经典算法实例4:判断回文数
  • 基于php+mysql的菜品食谱美食网
  • upload-labs靶场通关指南(第1-3关)
  • Android Studio 利用系统签名打包apk
  • 升级打怪课堂的题库更新了!
  • Excel·VBA数组排列函数
  • 高级程序员项目经理写好代码必备的三条基本素质;以及代码的现象和本质问题解读;
  • 猿创征文|多模态图像合成和编辑(MISE):Multimodal Image Synthesis and Editing: A Survey
  • 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Internet及应用
  • 中秋邀请共赏图数据库-蚂蚁集团图数据TuGraph 正式开源
  • GD32F303固件库开发(14)----IIC之配置OLED
  • LeetCode 0231. 2 的幂
  • 【LeetCode】螺旋矩阵旋转图像
  • 猿创征文|网络原理——UDP/TCP协议
  • IE9 : DOM Exception: INVALID_CHARACTER_ERR (5)
  • 【Leetcode】104. 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 classpath对获取配置文件的影响
  • JavaScript学习总结——原型
  • JS专题之继承
  • Node项目之评分系统(二)- 数据库设计
  • PermissionScope Swift4 兼容问题
  • Spring Boot MyBatis配置多种数据库
  • SpriteKit 技巧之添加背景图片
  • 从零开始的无人驾驶 1
  • 聚类分析——Kmeans
  • 免费小说阅读小程序
  • 如何抓住下一波零售风口?看RPA玩转零售自动化
  • 网页视频流m3u8/ts视频下载
  • 3月27日云栖精选夜读 | 从 “城市大脑”实践,瞭望未来城市源起 ...
  • mysql 慢查询分析工具:pt-query-digest 在mac 上的安装使用 ...
  • ​queue --- 一个同步的队列类​
  • ​卜东波研究员:高观点下的少儿计算思维
  • ​渐进式Web应用PWA的未来
  • # Apache SeaTunnel 究竟是什么?
  • # Swust 12th acm 邀请赛# [ K ] 三角形判定 [题解]
  • #define 用法
  • (1)(1.13) SiK无线电高级配置(六)
  • (14)学习笔记:动手深度学习(Pytorch神经网络基础)
  • (8)Linux使用C语言读取proc/stat等cpu使用数据
  • (react踩过的坑)Antd Select(设置了labelInValue)在FormItem中initialValue的问题
  • (附源码)springboot人体健康检测微信小程序 毕业设计 012142
  • (篇九)MySQL常用内置函数
  • (已解决)报错:Could not load the Qt platform plugin “xcb“
  • (转载)VS2010/MFC编程入门之三十四(菜单:VS2010菜单资源详解)
  • .360、.halo勒索病毒的最新威胁:如何恢复您的数据?
  • .class文件转换.java_从一个class文件深入理解Java字节码结构
  • .net core 微服务_.NET Core 3.0中用 Code-First 方式创建 gRPC 服务与客户端
  • .NET Core6.0 MVC+layui+SqlSugar 简单增删改查
  • .net 发送邮件
  • .net和jar包windows服务部署
  • .net实现头像缩放截取功能 -----转载自accp教程网
  • .NET中使用Redis (二)
  • [ Linux ] git工具的基本使用(仓库的构建,提交)
  • [ 英语 ] 马斯克抱水槽“入主”推特总部中那句 Let that sink in 到底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