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CP的重传机制

TCP 是一个可靠的传输协议,解决了IP层的丢包、乱序、重复等问题。这其中,TCP的重传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序列号和确认号

之前我们在讲解TCP三次握手时,提到过TCP包头结构,其中有序列号确认号
而TCP 实现可靠传输的方式之一,就是是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应答。

  1.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TCP是基于数据流的,序列号用于标识数据流中的字节位置,它表示数据包中的第一个字节在整个数据流中的位置。
    •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会根据序列号对数据包进行排序和重组,确保数据的顺序正确
  2. 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

    • 确认号用于确认接收方已经成功接收了数据,并且期望下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是多少。

    • 在TCP通信中,接收方会向发送方发送一个确认数据包,其中包含了确认号,表示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字节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列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用wireshark抓包来看一下TCP的序列号和确认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1. 进行三次握手时,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是2924706275,服务端的初始序列号是1859008164。
  2. 发送第一个包时,序列号是2924706276,是初始序列号+1,表示当前数据是第一个字节,数据长度8字节。
  3. 服务端回复ACK时,确认号是2924706284,是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9,表示已经接收到前8个字节,现在期待第9个字节。
  4. 客户端继续发第二个包,序列号2924706284,表示当前数据是第9个字节。
  5. 服务端回复ACK时,确认号是2924706292,是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17,表示已经接收到前16个字节,现在期待第17个字节。

在wireshark中,可以显示相对的序列号,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序列号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服务端发的包,序列号一直是1,因为当前服务端只是接收数据,并没有发送数据,所以服务端的序列号一直是1,而客户端的确认号也一直是1,表示期待服务端发送第一个字节过来。

重传机制

正常情况下,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接收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确认应答消息,表示已收到消息。
但在复杂的网络下,并不一定能顺利的进行数据传输,万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呢?针对数据包丢失的情况,TCP会用重传机制解决。

超时重传

重传机制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在发送数据时,设定一个定时器,当超过指定的时间后,如果还没有收到对方的ACK确认应答报文,就会重发该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时重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这个指定的时间,应该是多久比较合适呢?
这里先介绍两个概念:RTTRTO

  • RTT(Round-Trip Time) 往返时延,指的是数据发送时刻到接收到确认的时刻的差值,也就是包的往返时间
  • 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就是超时重传时间。

通常RTO应该略大于RTT

  • 如果RTO太短,有可能数据没有丢失就重发,增加网络拥塞。
  • 如果RTO太长,重发就慢,性能差。

由于网络的不稳定,RTT是经常变化的,导致RTO也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

如果超时重发的数据,再次超时的话,下一次重传的时间间隔则会加倍。
超时重传存在的问题是,超时周期可能相对较长。那是不是可以有更快的方式呢?

TCP用快速重传机制来解决超时重发的时间等待。

快速重传

发送方发包的时候,并不总是等待ACK的响应再发送下一个包,而是会在窗口大小内,连续发多个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其中一个包丢失了,而后续的包到达时,接收方会发丢失的包的ACK给发送方。当发送方连接收到三个相同的ACK时,就知道这个包丢失了,于是不用等重传定时,直接就可以重新发送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wireshark抓包,在过滤器中输入tcp.analysis.fast_retransmission,我们可以观察到快速重传的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CK

快速重传机制解决了超时时间的问题,但是它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重传的时候,是重传一个包,还是重传所有的包?像上面的例子,客户端发出19个包,当触发快速重传的时候,客户端只知道第2个包丢失了,那其他包是否丢失,客户端并不清楚,这时候有两种选择:

  • 重发2~19所有的包,显然会造成数据的浪费,因为后面17个包都是已经收到的。
  • 只重发第2个包。但如果第3个包也丢失的话,那么又得等到三次ACK才能重发第3个包,效率较低。

这时候,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选择性确认,就可以起作用了。
这种方式需要在TCP头部选项字段里加一个SACK的选项,它可以将已收到的数据的信息发送给发送方 ,这样发送方就可以知道哪些数据收到了,哪些数据没收到,知道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只重传丢失的数据了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个例子中,SACK表示15870601~15873581之间的数据是已经收到的,所以客户端只需要重发15869201~15870600之间的数据就行了。

由于TCP头部大小的限制,在选项中最多能支持四组SACK的数据

相关文章:

  • Docker 简介和安装
  • WPS部分快捷操作汇总
  • 华为设备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 2024华为OD机试真题-寻找最优的路测线路-(C++/Java/Python)-C卷D卷-200分
  • 数据结构第七章-查找(1.基础内容)
  • 文章解读与仿真程序复现思路——电力系统自动化EI\CSCD\北大核心《考虑动态定价的新能源汽车能源站优化运行》
  • 【小海实习日记】问题排查思路
  • python解决flask启动的同时启动定时任务
  • 疫情物资捐赠和分配系统的设计
  • ARM功耗管理之系统分区-电压域和电源域
  • Fastjson 反序列化漏洞[1.2.24-rce]
  • 06.持久化存储
  • Spring解决循环依赖
  • Ansys Mechanical|组装 External Mechanical Model
  • c++中 unordered_map 与 unordered_set 用法指南
  • ABAP的include关键字,Java的import, C的include和C4C ABSL 的import比较
  • dva中组件的懒加载
  • HomeBrew常规使用教程
  • Linux编程学习笔记 | Linux IO学习[1] - 文件IO
  • Mocha测试初探
  • Objective-C 中关联引用的概念
  • ViewService——一种保证客户端与服务端同步的方法
  • 不用申请服务号就可以开发微信支付/支付宝/QQ钱包支付!附:直接可用的代码+demo...
  • 分布式任务队列Celery
  • 记一次删除Git记录中的大文件的过程
  • 扑朔迷离的属性和特性【彻底弄清】
  • C# - 为值类型重定义相等性
  • Semaphore
  • #[Composer学习笔记]Part1:安装composer并通过composer创建一个项目
  • $nextTick的使用场景介绍
  • (06)Hive——正则表达式
  • (多级缓存)缓存同步
  • (二)七种元启发算法(DBO、LO、SWO、COA、LSO、KOA、GRO)求解无人机路径规划MATLAB
  • (二)什么是Vite——Vite 和 Webpack 区别(冷启动)
  • (官网安装) 基于CentOS 7安装MangoDB和MangoDB Shell
  • (汇总)os模块以及shutil模块对文件的操作
  • (九)One-Wire总线-DS18B20
  • (力扣记录)1448. 统计二叉树中好节点的数目
  • (免费领源码)python#django#mysql校园校园宿舍管理系统84831-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选题推荐
  • (免费领源码)python+django+mysql线上兼职平台系统83320-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选题推荐
  • (三)SvelteKit教程:layout 文件
  • (十) 初识 Docker file
  • (一)80c52学习之旅-起始篇
  • (原創) 如何將struct塞進vector? (C/C++) (STL)
  • (轉貼) VS2005 快捷键 (初級) (.NET) (Visual Studio)
  • .gitignore文件_Git:.gitignore
  • .halo勒索病毒解密方法|勒索病毒解决|勒索病毒恢复|数据库修复
  • .net core 调用c dll_用C++生成一个简单的DLL文件VS2008
  • .NET I/O 学习笔记:对文件和目录进行解压缩操作
  • .Net MVC + EF搭建学生管理系统
  • .NET 反射 Reflect
  • .Net 高效开发之不可错过的实用工具
  • .NET框架设计—常被忽视的C#设计技巧
  • .NET实现之(自动更新)
  • @TableId注解详细介绍 mybaits 实体类主键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