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论文】论文阅读记录

这个专栏是专注于入了职场之后,对写论文能力要求和技巧经验的一些总结。

在职场不同于在学习等科研院所,更多要求的是发出论文,而不是发高水平论文。

文章列表:

【程序员读论文】为什么要读论文?

【程序员读论文】题外篇:怎么读论文

【程序员读论文】推荐一款OCR软件,识别PDF论文上的文字

简简单单的科研秘籍

论文专利博客写作总结

如何写一篇科研论文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有哪些经验心得?

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

科研大牛们怎么读文献?

作为审稿人,你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拒稿?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首次申上青年基金的一些感悟(综合多位基金评审专家意见)【投稿作品展】

传统学科怎么和深度学习领域结合

【程序员读论文】LeCun, Y., Bengio, Y. & Hinton, G. Deep learning. Nature 521, 436–444 (2015).

下面这篇论文是《基于嵌入式设备的轻量级疲劳检测系统》

摘要

针对嵌入式设备性能受限问题(背景介绍),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SD算法的疲劳检测系统。系统采用改进的SSD算法进行人脸检测和轻量级式处理器上疲劳检测(研究方法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轻量级疲劳检测系统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具有良好的实时疲劳检测性能,并能够及时给予疲劳报警(主要结论)。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点睛之笔,是一个mini paper。

摘要的句式模板一般是 背景介绍(主要是有啥没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介绍(用了啥方法或技术)+ 主要结论(获得了什么效果)。

引言

现有矿井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对矿井巷道环境造成的危险进行监控预警,没有对并下驾驶人员的危险检测。而矿井环境复杂多变,并下巷道内人员流动较大,设备驾驶员需要长期高度集中注意力,使得驾驶员易产生疲劳症状(大背景大帽子)。驾驶员疲劳驾驶时反应识钝,一旦突发危险情况,易造成人员生命安全事故(无文献综述,根据常识获取结论;提出未知/存在问题),因此针对井下多为嵌入式设备的情况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对驾驶员进行疲劳检测,主要是对的人脸面部特征分析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包括视频获取、人脸检测、特征点定位等偏重处理(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目的)。
使用改进的SSD算法检测人脸位置和轻量级PFLD算法定位面部特征点,解决模型参数过多和计算量较大问题,结合面部关键特征的疲劳计算实现了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快速准确的进行疲劳驾驶检测(高度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即材料与方法部分精炼)。

引言的作用就是系统性地向读者介绍该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创新点、采用理论及方法等,核心是吸引读者阅读,通常是对于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几乎所有教你如何写Introduction的,都告诉你有一种叫做“漏斗式”的方法,我理解的漏斗式写作方法就是依次写好这5个部分,已达到逐层聚焦的作用:

①大背景大帽子:例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②文献综述:通常有三方向导向(结果导向、方法导向和理论导向),技巧是把引用文献的摘要换个说法表述,如果引用文献较多,建议把类似的放在一起说,也可以列个表格。

③提出未知/存在问题:比如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理论计算公式不准确、模型参数设置不合理、研究内容覆盖度不够,又出现了新问题等等,总之就是“挑前人的刺儿”!

④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目的

⑤高度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即材料与方法部分精炼

材料与方法

系统模型架构

边缘感知层

网络传输层

云平台层

应用层

系统关键技术

改进的人脸检测算法

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

改进的SSD网络结构

轻量级PFLD面部特征点定位算法

面部特征的疲劳判定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其实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但是其实这一部分是非常关键的,是整篇论文的根基!**第一,这一章是审稿人看的最仔细的,直接会影响到审稿人对这篇文章相关结论可信度的判断,如果试验设计上有缺陷,那得出的结论的结论即使再好,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会直接被拒稿!第二,这一章是文献阅读者最关心的一章,也就是按照你的方法他可以复现你的研究,而“可重复性”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这一章必须要高度重视,一定要写的通俗易懂,直接了当,以便让审稿人和读者第一时间掌握你的整套试验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你的文献录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你文献的引用率!

通常情况下SCI论文可以分为试验类研究还是模拟仿真类类研究两大类,以我个人的经验,通常材料与方法部分采用三段式结构

**试验类研究:**①试验对象/所用设备的描述(车辆的基本参数、排放设备、油耗设备的具体型号及参数等);②试验工况设定/试验流程描述(采用控制变量法,固定哪些参数?变化哪些参数?一共选择多少个工况点?测试循环是什么?);③试验结果处理方法(试验误差的处理)。

**仿真模拟类研究:**①模型介绍及验证(网格划分,子模型选择,参数设定,所使用的公式、模型精度等)②仿真工况设定(采用控制变量法,固定哪些参数?变化哪些参数?一共选择多少个工况点?测试循环是什么?)③结果分析方法

为方便说明,除文字外建议添加示意图以及表格辅助说明,例如:试验设备照片,试验材料照片,试验流程图,工况设定表等。

需要强调的是:工况设定和试验流程部分一定要给出足够的细节,详细再详细,越是掖着藏着越会引起审稿人的怀疑,适得其反!另外,工况设定一定要有原因,为什么要选这几个工况进行研究,在我的SCI投稿经历中,80%的审稿人会问这个工况为什么要这么设定,所以必须要给出足够的说明工况设定的依据,而核心无外乎两点:一是之前的研究者都是这么设定的,二是这个工况与实际情况最为相符!

论文中的图

结果与讨论

疲劳检测过程的精度和耗时对比。

讨论部分的核心是对造成试验结果变化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核心技巧是是建立逻辑链条!**对于新手学弟学妹来说整理出一条条的逻辑链条是写SCI论文的最大难点!我自己亲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别人的论文里找逻辑链条,然后综合多篇文章的逻辑链条,找出自己的逻辑链条,然后再结合我自己归纳的“跷跷板”理论,基本可以应付90%的SCI写作!

结论

结论部分是SCI论文中最好写的一个部分,说白了就是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的“缩写”!缩写什么?缩写的就是结果与讨论部分(Results & Discussion)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通常的结构是先来一个“小帽子”,再把主要结论逐一列出,具体如下:

**小帽子:**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进行一个概述,相当于对材料与方法部分的缩写。最后来一句: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或者Main con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is work, as follows,逐条引出结论

**结论分条列出(3-5条):**每条100字以内为宜,简单说是对于结果与讨论部分每个子标题内容的一个缩写。

**全文总结或展望:**有的SCI论文还会在分条列出主要结论后,再用1-2句做一个全文总结,有的也会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该部分是可选项。



下面这篇论文是《基于OpenMV视觉分练机器人的研发》

摘要

摘要:分栋机器人在各场景的应用十分普遍,但视觉分栋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是提高分栋效率和准确度的重要办法。本文研究的视觉分栋机器人目标是解决现有多数分栋机器人技术缺陷,如工作模式单一、工作存在局限性、适用场所狭窄、不能智能分栋等问题。同时可依据场景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实现物料分栋机器人的智能化分练(背景介绍)。本设计分练机器人采用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通过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形状、大小及颜色的智能判断(研究方法介绍);根据使用场景调整工作模式进行分练。该机器人具有设计巧妙、使用简便、可塑性强等优点(主要结论)。

引言

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顺应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货物分拣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如何灵活的、高精准度的识别,更加有效的进行分拣,成为提高机器人分拣能力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基于OpenMV的视觉分拣机器人,其应用领域广泛,在分拣快递领域,可根据分拣快递的形状特征进行机械爪设计,从而实现高效可靠地抓取快递;使用OpenMV二维码识别功能智能识别出各个公司的快递,利用摄像头采集外界图像,从而实现对目标形状、大小及颜色的智能判断,将不同体积大小、不同快递公司的快递进行区分,最终实现高效可靠、安全地智能分拣入柜。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引言的作用就是系统性地向读者介绍该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创新点、采用理论及方法等,核心是吸引读者阅读,通常是对于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几乎所有教你如何写Introduction的,都告诉你有一种叫做“漏斗式”的方法,我理解的漏斗式写作方法就是依次写好这5个部分,已达到逐层聚焦的作用:

①大背景大帽子:例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②文献综述:通常有三方向导向(结果导向、方法导向和理论导向),技巧是把引用文献的摘要换个说法表述,如果引用文献较多,建议把类似的放在一起说,也可以列个表格。

③提出未知/存在问题:比如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理论计算公式不准确、模型参数设置不合理、研究内容覆盖度不够,又出现了新问题等等,总之就是“挑前人的刺儿”!

④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目的

⑤高度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即材料与方法部分精炼

材料与方法

系统模型硬件设计

控制核心设计

OpenMV摄像头模块设计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三自由度舵机云台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

图像采集

图像分析

图像处理

软件模块设计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其实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但是其实这一部分是非常关键的,是整篇论文的根基!**第一,这一章是审稿人看的最仔细的,直接会影响到审稿人对这篇文章相关结论可信度的判断,如果试验设计上有缺陷,那得出的结论的结论即使再好,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会直接被拒稿!第二,这一章是文献阅读者最关心的一章,也就是按照你的方法他可以复现你的研究,而“可重复性”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这一章必须要高度重视,一定要写的通俗易懂,直接了当,以便让审稿人和读者第一时间掌握你的整套试验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你的文献录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你文献的引用率!

通常情况下SCI论文可以分为试验类研究还是模拟仿真类类研究两大类,以我个人的经验,通常材料与方法部分采用三段式结构

**试验类研究:**①试验对象/所用设备的描述(车辆的基本参数、排放设备、油耗设备的具体型号及参数等);②试验工况设定/试验流程描述(采用控制变量法,固定哪些参数?变化哪些参数?一共选择多少个工况点?测试循环是什么?);③试验结果处理方法(试验误差的处理)。

**仿真模拟类研究:**①模型介绍及验证(网格划分,子模型选择,参数设定,所使用的公式、模型精度等)②仿真工况设定(采用控制变量法,固定哪些参数?变化哪些参数?一共选择多少个工况点?测试循环是什么?)③结果分析方法

为方便说明,除文字外建议添加示意图以及表格辅助说明,例如:试验设备照片,试验材料照片,试验流程图,工况设定表等。

需要强调的是:工况设定和试验流程部分一定要给出足够的细节,详细再详细,越是掖着藏着越会引起审稿人的怀疑,适得其反!另外,工况设定一定要有原因,为什么要选这几个工况进行研究,在我的SCI投稿经历中,80%的审稿人会问这个工况为什么要这么设定,所以必须要给出足够的说明工况设定的依据,而核心无外乎两点:一是之前的研究者都是这么设定的,二是这个工况与实际情况最为相符!

论文中的图

**结果

本文意在研发一种基于OpenMV的视觉分拣机器人,经过对视觉分拣机器人的系统硬件部分设计及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最终完成视觉分拣机器人的样机,并已经完成机器人的功能完整性测试,测试结果证实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设计克服了普通分拣机器人灵活性差,工作模式单一,工作区域有局限性等问题,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工作模式多样、成本低廉、功能可靠、适用面广等优点,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可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讨论部分的核心是对造成试验结果变化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核心技巧是是建立逻辑链条!**对于新手学弟学妹来说整理出一条条的逻辑链条是写SCI论文的最大难点!我自己亲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别人的论文里找逻辑链条,然后综合多篇文章的逻辑链条,找出自己的逻辑链条,然后再结合我自己归纳的“跷跷板”理论,基本可以应付90%的SCI写作!

结论与分析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货物分探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超。本视觉分栋机器人与普通分栋机器人相比,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为分栋技术提供更加灵活的运行模式、更加丰富的功能、更加稳定的运行状态,很大程度的拓宽了分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例如在分栋快递领域,可依照快递大小进行分类;也可通过二维码识别功能智能识别出各个公司的快递,并安全可靠的抓取分类。也可用于快递代收点,代替人工完成日常快递的入柜和发放工作。还可以应用于服装物流等领域,依据货物的形状、颜色等,对货物进行智能化分抹。因此该产品必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本产品与目前市场传统分栋机器人相比拥有更多的优势,可对分练目标物料多元化多样化。经过调试运行可以发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运行良好,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本产品可以增加自动避障功能,以准确避开途中的障碍物,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下一步将尽快对优化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并进行改进与创新,结合用户需求,开发更为完善的功能,并在实际场所测试验证其性能。

结论部分是SCI论文中最好写的一个部分,说白了就是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的“缩写”!缩写什么?缩写的就是结果与讨论部分(Results & Discussion)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通常的结构是先来一个“小帽子”,再把主要结论逐一列出,具体如下:

**小帽子:**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进行一个概述,相当于对材料与方法部分的缩写。最后来一句: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或者Main con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is work, as follows,逐条引出结论

**结论分条列出(3-5条):**每条100字以内为宜,简单说是对于结果与讨论部分每个子标题内容的一个缩写。

**全文总结或展望:**有的SCI论文还会在分条列出主要结论后,再用1-2句做一个全文总结,有的也会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该部分是可选项。

注意:结果、分析、结论三个点可以灵活组合,特别是对于分析过程比较少的情况,分析情况也可以和结论放在一起。

相关文章:

  • 【第三十九讲】Boot 启动流程
  • ApkScan-PKID 查壳工具下载使用以及相关技术介绍
  • 从BNB遭黑客攻击(跨链桥BSC Token Hub遭到攻击),看公链中心化问题
  • 【多线程实践】一、为何使用多线程三种线程创建方式利弊分析
  • LIFELONG LEARNING WITH DYNAMICALLY EXPANDABLE NETWORKS论文阅读+代码解析
  • 计算机网络——集线器与交换机
  •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CatBoost 算法原理及案例
  • 系统架构演变和SpringCloud的定义:
  • 后端必会的前端vue基础知识
  • VGG16 - 咖啡豆识别
  • 2022.10.7 英语背诵
  • 『Android』什么是Service
  • 【Windows核心编程+第一个内核程序】爆肝120小时整理-80%程序员最欠缺的能力,一半以上研究生毕业了还不懂?理解各种深度技术的基本功
  • 【微信小程序】事件传参与数据同步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之Fragment
  • [译] 怎样写一个基础的编译器
  • 「面试题」如何实现一个圣杯布局?
  • Java程序员幽默爆笑锦集
  • java小心机(3)| 浅析finalize()
  • Linux中的硬链接与软链接
  • quasar-framework cnodejs社区
  • Redis在Web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
  • Spring声明式事务管理之一:五大属性分析
  • Spring思维导图,让Spring不再难懂(mvc篇)
  • Work@Alibaba 阿里巴巴的企业应用构建之路
  • 包装类对象
  • 高程读书笔记 第六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关于Flux,Vuex,Redux的思考
  • 类orAPI - 收藏集 - 掘金
  • 聊聊redis的数据结构的应用
  • 批量截取pdf文件
  • 浅谈JavaScript的面向对象和它的封装、继承、多态
  • 如何优雅地使用 Sublime Text
  • UI设计初学者应该如何入门?
  • 阿里云IoT边缘计算助力企业零改造实现远程运维 ...
  • 翻译 | The Principles of OOD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 ​​​​​​​​​​​​​​Γ函数
  • ​LeetCode解法汇总1276. 不浪费原料的汉堡制作方案
  • # MySQL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是怎么交互数据的?
  • #android不同版本废弃api,新api。
  • (C语言)逆序输出字符串
  • (多级缓存)缓存同步
  • (分享)自己整理的一些简单awk实用语句
  • (附源码)springboot工单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964158
  • (企业 / 公司项目)前端使用pingyin-pro将汉字转成拼音
  • (十三)Flask之特殊装饰器详解
  • (译)2019年前端性能优化清单 — 下篇
  • (轉貼) VS2005 快捷键 (初級) (.NET) (Visual Studio)
  • .Net Core缓存组件(MemoryCache)源码解析
  • .net core开源商城系统源码,支持可视化布局小程序
  • .NET/C# 的字符串暂存池
  • .net实现头像缩放截取功能 -----转载自accp教程网
  • .NET下ASPX编程的几个小问题
  • .Net中ListT 泛型转成DataTable、DataSet
  • [ 手记 ] 关于tomcat开机启动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