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张星宇:技术人如何打造影响力

张星宇:技术人如何打造影响力

 

 

前不久趣直播举办了一场技术人成长交流会,邀请了简书知名技术作者张星宇来分享。 

以下是文字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技术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简介,虽然我今年才刚毕业,但是我已经有一年半的工龄了。我当时入职的是百度贴吧,刚入职以后就爆出了“卖吧”事件,之后团队一直在调整,现在在凤巢这边做 Feed 流和原生广告模块。我个人比较喜欢分享,主要是写下自己的经历或者踩过的一些坑,可以帮助别人少踩点坑。然后就是今天的三个主题,第一个是提高影响力对你有什么帮助,其实对每个人肯定都有帮助。还有就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以及一些希望对大家说的话。

 

个人简介

 

首先是个人简介,大家看一下就好了。第一个是我写iOS时用的博客,后来写 iOS 的东西少了,内容也比较杂,就开了另外一个博客,还有我的微博和简书。这是我昨天截的图,其实我觉得影响力也不算大,因为就几千个粉,和其他大神相比还差了一个数量级。我在趣直播平台上做过两次分享,第一个是用键盘来提高效率的一些分享,第二个是一个 iOS 的进阶课程

影响力的作用

 

说一下影响力的作用吧。对一个人来说,想要求职肯定都是去投简历。其实我觉得最牛的人应该是用你的名字去求职。分享一个我在网上看到的故事吧。有一个人是写爬虫的,他去一家公司面试,给面试官说了一堆他做过的事,面试官也挺满意的。然后他把自己写的一些关于爬虫的总结发给面试官看,面试官打开他的文章,他用余光看见了面试官电脑上有“已关注”的图标,不用我说,这个人的面试肯定过了。这个是我邮箱的部分截图,当时比较巧,同时收到两封面试邀请的邮件,一封是阿里的,一封是腾讯的。收到邮件的时候,说实话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这个不是我投的,我只是在我的博客下面留了一个邮箱,方便读者提问和交流,没想到收到这样的邀请。我觉得这也是对自己坚持写博客,坚持去分享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吧。等你认识的人多了,你可能会加入一些圈子。平时大家在群里面可能会讨厌那些伸手党对吧?他一直问一些很小白的问题,然后你可能会很不耐烦地叫他去百度或者谷歌查一下。其实我觉得伸手党是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非常合理也是非常应该。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踩过的坑,当你遇到一个坑之后,是自己去查的效率高还是直接问别人的效率高?当然是直接问别人的效率高,而且回答更好。

 为什么大家讨厌伸手党?因为他没有任何付出,只是一味向你索取

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你的同事,或者是关系非常好的同学,你去问一个问题,完全可以跳过非常烦琐的踩坑阶段,他们会非常乐意去帮助你,这个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也对他们也有同样的价值,你们能够互相帮助,否则你单方面无偿地向别人求助,这种关系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等你影响力上去了,就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圈子,就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了。我们有一个叫正反馈循环的概念。印象中国内某些高中是填鸭式教学,高中生活过得像军队一样,非常苦。这些学校的学生到大学以后,你会发现有些人就会沉迷游戏或者其它东西,因为高中压抑得太多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通过外界压力强迫去学习和做事,那你一定不会做得很好,或者说很难有一个特别好的提高,而且很可能会突然沉迷于别的东西,无法自拔。打造正反馈循环的首要条件就是你把这个事当成你的兴趣。比如说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去学习;学习完之后,你会有一些心得,你可以把你学到的东西分享给网友、朋友、同事;你会得到一些反馈,这些反馈里有对你的批评,比如说哪里写的不对,哪里写漏了,也会有对你的赞扬;然后你去整理你的反馈,看看哪个地方确实是学漏了或者学错了,哪个地方的评论很好,把它全部整理起来,形成你的收获。这些收获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有了收获之后,你就可以继续去学习,因为当你在整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很多同学特别喜欢问我一个问题,说我不知道从哪入手。我的答案通常只有一个,随便选一个地方入手,你只要学完一个地方,就会发现你更多地方不懂,把你所有不懂的全部看一遍。

如何打造影响力

 

 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对你的好处是非常大的,能够帮助你走向一个良性循环,影响力越来越大,能力也越来越强。那如何打造自己的影响力?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你的个人因素,外因就是外部条件因素。

内部因素

第一,你要产生高质量的输出。

如果大家想通过送书,或者不断转发别人的东西,或者刷脸混眼熟,去提高影响力,或许你能用钱能换来影响力,但是你买不到那种真正对别人有用的影响,只是混个脸熟罢了。所以你想提高影响力,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干货,你确实是能够输出内容的,否则后面的事就不用想了,这跟学习一样,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第二,耐心和冷启动

每一个大 V 在刚注册微博或者公众号的时候,一定都是零粉丝,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你要有耐心。影响力和工作不一样,它的边际效应非常好。为什么?你今天不工作,这个月辞职了,你就没有钱拿;影响力不一样,文章写完以后放在那里,你的文章永远会影响别人,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和你已经写了一百篇再写第一百零一篇,都是新增一篇文章,但是当天影响力的提高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刚开始起步慢很正常的。其次就是冷启动,你要有办法从零变成一。一开始谁都不认识你,那怎么样去冷启动?我的做法是,写了一些比较好的文章以后,用微博去@那些大V,厚着脸皮让他们帮你转发一下,慢慢就会有自己的粉丝了。

 第三,树立自己的品牌

可能大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在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在不同平台上注册,并没有注重品牌的树立。比如有些时候我用我的名字做我的 ID,有时候用高中同学叫我的外号 Kitty Zhang。你会有好多品牌,也会有好多 ID。其实这不利于个人品牌的创造,因为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叫张星宇的人写了篇文章,某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 bestswifter 写了篇文章,其实他们就一个人,但是读者不知道。我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提高影响力,你选定你的 ID,把所有平台的 ID 全部统一,告诉别人这个 ID 就是你。

第四,你要有自己的风格

这个说得比较宽,后面会有具体介绍,简单来说就是你要让别人记住你。你就是你,而不是一个小透明,没事转转别人的东西,那些都没有意义,你要有属于个人的特点。

下面是一些外在因素,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天时地利和人和。

A:合适的发布时间

我之前一直都在学校,时间比较多,写了很多文章,发布时一般会在微博上@别人,而我一般会选在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发,为什么?大家从周一忙到周五,周五晚上回来,有女朋友的可能会出去看电影,散散步;没女朋友的,可能会和朋友聚在家里看电影或者打打游戏睡觉。反正大家忙完一周,不可能让别人在周五晚上看一篇技术博客,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如果你在周五晚上发一篇文章,我觉得看到的人应该不多。反过来讲,到了周日晚上,大家会觉得周一就要上班了,是不是该收收心了;或者周一刚上班,也没什么事做,也不想快速投入工作,可以先看篇技术文章。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发布的话,文章被阅读的概率就会大一些。

 

B:把握红利

这是什么意思?比如说你现在去写 iOS 方面的文章,你去介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没什么人看,因为大家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精力都不在这上面了,所以红利很重要。比如说像 BAT,他们能火起来,并不是说他们的服务做得有多好。比如说淘宝,以前物流还没做起来的时候,就有像8848这样的电商网站,他们做得比淘宝还早,但那时候物流支付还没做起来,你强行把你的东西推给用户,你的用户是不接受的。淘宝之所以能做起来,并不是推广有多厉害,而是在那个时间点用户恰好有这种需求,他主动去找你。包括腾讯和百度,其实都是这样,都是用户主动找你,你借助这个机会去做。所以说红利很重要,逆着趋势做事肯定是没有好处的。比如说你觉得现在 AI 或者其他技术会火,将来发展空间比较大,你就可以去学习这方面的东西,等将来它火起来之后,作为这方面的元老,影响力自然就有了。

 

C:成为一个方面的权威。

微博上和技术圈里的东西太多了,有无数公众号,有无数人在写,无时无刻不产出各种文章,就算每天不上班,你也读不完,怎么办?我觉得你要学会放弃。好多文章或者好多知识,你就是学不会,你就是没空学,这很正常。你要做的是,知道有这个东西,了解它的功能和实现原理,并不一定都要认真去看。但是你也要有自己的特长,你要做一个方面的权威。你要某方面做到专家级的人物,让大家觉得有问题可以去找你,那你的影响力就非常大。

 

D:拓宽你的人脉

你可以多去认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你写得再好,没有人认识你,那么你的影响力还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很多公司里那些非常低调的大牛,你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他承担公司里非常非常多的事。我非常佩服这样的人,但是他的影响力不高,这个也是事实。所以你多认识一些人,多参加一些线下的大会,提高你的人脉,让大家帮你转发文章,那你的影响力自然就会上去了。

 

E:题目吸引但不标题党

你的标题要突出你做了什么事。比如说你的分享也好,你的文章也好,你的标题一定要清楚,但并不是鼓励大家做标题党。最近我在做打包优化,从 40 分钟优化到 20 分钟,如果只说优化,别人并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如果我说 40分钟的打包时间优化了一半,这个标题就很吸引人,大家就很愿意看你的文章。所以把你文章真正做的东西用一句话说出来,让大家能快速了解到就好了。

 

F:简单易懂的语言其实我一直特别讨厌不说人话的描述,因为我以前在网上查资料,发现在 CSDN 上,好多人都不说人话,写一篇文章就只放了一堆代码,注释也没有,你让我看什么?你写的文章一定是写给读者看的,要站到别人角度去看这个事。比如说你做完一个东西,你当然对这一块了如指掌,但是别人就是因为不知道才来学的。所以你的文章要简单易懂,站到读者的角度去看,为读者考虑,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别人看到你的文章就会觉得这个文章写得好。比如说像阮一峰老师,可能他现在走一些商业化路线,错误有点多,但他的文章不得不说,确实能把问题讲清楚。现在很多教程,如果没有第一手资料的话,我还是比较愿意第一时间看他的文章。

 

寄    语

 

最后是一些寄语。

能力等于责任

在座的各位可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比较知名的开发者,那你的能力实际上就等于你的责任。因为大家关注你,是因为他们信任你,觉得你这个人很优秀,那么你平时转发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把关?我发现最近微博还有其他圈子里有一些特别常见的现象,就是大家互相捧,这个好强,那个好酷炫,但是那东西你真的看过吗,你真的知道它是怎么实现的吗。比如说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一堆大 V,大 V 都帮他转了,实际上文章里有好多错误,这时候我是转还是不转?我一般都不转,我觉得既然我转了,就说明我推荐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应该有收获;如果我给你转了一堆错的东西,你看完之后会不会打我?所以我觉得既然有了一些影响力,你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筛选劣质信息,推广优秀信息,包括你平时打的广告。其实打广告不是坏事,大家不要觉得把影响力变现就是坏事。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打广告说明这人肯定不好,做了很多广告相关业务之后,发现广告这东西是需要存在的,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内容需要被别人知道。所以你打广告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去看一下广告内容,到底是一些骗人的无聊广告,还是一些优秀的内容?我觉得适当去变现,去做一些优质的变现会比较好。

影响力只是一个结果,不是你的目的

不要抱着一种“我要刷影响力”的态度去做事情。你在微博、简书上刷到十万粉又怎样?你的能力在哪里,自己应该心里最清楚。影响力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东西,不要费尽心思去提高自己的影响力,适当提高是对你的肯定,但是你一门心思扎在这上面,我觉得是在走歪路。很多真正厉害的人,他们的影响力其实不大,但他们在公司里做的事情非常伟大,非常成功。所以还是之前说的,先把你的内功修炼好,锻炼好个人能力,学好技术知识,再配合一些外在因素,你的影响力自然而然会有的

 

Q  &  A

 

 我也是做客户端的,之前做后端,后来转到客户端,接触开发的时间也不短了,自己也想写一些东西,但总怕写不好,怕写出来对别人帮助不大,想写但又不敢写。不知道你最开始写文章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因为我写得算比较早,从两年前就开始写了。一开始写的时候,没有人认识我,也没什么包袱,就算你写错了,被误导的人也很少。包括到今天,有时候我回过头看之前的文章,尤其是当时留在 CSDN 上的一些文章,错误还是有不少的,也很抱歉。如果那些文章还有人看到的话,应该是会被误导的,但是这个没有办法。刚开始写的时候,错误是必然的,你需要写出来被别人指正。因为你一定是有收获才写的,你写出来的文章多多少少还是能帮到别人的,也就是我之前说的正循环。一方面,你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别人看完你的文章之后觉得哪里不对的,再给你指正,大家都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你写完之后可能会@别人,让他们帮你转发,可以让他们帮你把把关,如果有错误,转发的时候可以说出来。我觉得刚开始你还是要多写写,慢慢地,你就大概知道哪些东西对,哪些东西不对,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动手试试,事实不会说谎嘛。这也逼着你在写文章的时候保证准确率,如果你都认真看过,自己亲自实现过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的。

写一篇文章大概需要花多长时间?因为一个复杂的东西,你要把它说清楚是非常耗时的。我尝试写过一些总结性的文章,但写的时候发现很难把它说清楚,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不知你在这上面花了多少时间?

 

这个要看文章的长度。我写过最长的文章,是关于大前端语言基础知识总结的,可能有人看过。我对那篇文章的印象非常深,因为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写,早上起床吃过早饭,大概七八点钟去图书馆写,写到晚上,连写了两天。这两天的时间不是说从头到尾写这篇文章花的时间,是我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全部弄懂之后,为了把它整理出来,还是花了两天时间。学习这东西是不确定的,可能说你卡了一周都没写出来,可能说你发现问题所在很快就解决了,这个是不固定的,就不管它。之后就是写文章的时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写完之后需要让读者都能看懂。所以写完之后,我一般会让我女朋友帮我看一遍,如果她能看懂说明文章还行,她看不懂的话我就接着改,改到她看懂为止。时间上,纯文章可能要写一天,短的话半天,长的话一两天都会有。

 

打造影响力是有好处,但它的时间成本相对也比较高,是吗?

 

对。首先你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你要把它写出来,也要花时间;写完之后还需要花半天,润色一下你的文章。但是算下来成本也不是非常高,因为你自己也学到东西,而且你把一个事情从头到尾描述清楚,本身就是对你能力的锻炼。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东西你知道怎么做,但你要给别人讲清楚,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我觉得也是一种软实力。比如在公司里面,同事也比较喜欢听我讲东西,因为我能把他们说懂。所以我觉得你花时间在这上面,将来也是对你会有帮助的。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开始写博客了,CSDN 的浏览量也超过了六万,但感觉到瓶颈了。我有两个困惑,第一就是我写了文章之后,可能点特别小,读者看完之后就就走了,没有进行二次传播;第二就是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写好了准备发上去,发现别人就有成套的解决方案。我不知道您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

 

我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我在写之前都会去查一遍,如果发现别人已经解决过类似的问题,我可能不会重复写了;如果说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才发现,确实有人写过同类型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下次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认真查一遍,不然你也耽误了时间不是吗?

 

 

其实在你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很难把你问题的关键点描述出来,然后等你经历过,从坑里出来的时候,才能抓住问题的症结点,不知道你是怎么面对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我没有遇到。大部分问题,我虽然不会做,但我大概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所以,我现在很少踩这样的坑。我的建议是,很多东西,你虽然没有办法全部都了解,但你可以了解一下它的工作模型,等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个概念,大概应该怎么做。如果你觉得你的困惑在于你不知道在谷歌上查什么关键字,其实是你对这个东西的底层原理或者说本质还不够清楚。优秀的工程师和没有经验的工程师相比,区别就在于,他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很多问题,比如说让你解决一些奇奇怪怪的bug,小白不会做,优秀的工程师也不会做,唯一的区别在于优秀的工程师他知道该怎么找到解决方案。他花一点时间就能解决,小白可能需要碰很多壁,尝试很多错误的方案,最后才勉勉强强解决。所以,把基础知识弄清楚,可以避免自己踩更多的坑。踩坑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除非你运气特别好,带你的师父非常厉害,他告诉你怎么去避免。我当时也踩了很多这样的坑,慢慢地你去多看一些官方文档,知道它的工作原理,踩的坑就会少一些。

  

 

我从以前就开始关注你的简书了,之前看你在一篇文章里说你在面试的时候,对于算法这一块还是比较擅长的,也没有遇到过因为算法扣分的事情。你觉得在工作过程中算法都对你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好,简单说两个结论。第一,算法对你的 iOS 技术没有影响;第二,面试里算法一定会问到。解释一下为什么,因为我之前在公司去面试新人,每个人都会问到算法。问题很简单,连动脑子都不需要,你可以理解为把一个字符串转数字这样的问题,可能略有偏差。但你会发现,能答好这个问题的人真的非常少。所以我们问别人算法,实际上就是考察他的思维能力还有编程基本功。其实你通过这些问题能筛掉非常多你觉得完全没法交流的人。

 

其次,他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你能看到他的思路是不是全面、细致,是不是在做事。有些人的思路非常异想天开,你都不知道他在干嘛。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小组面试标准不一样。有些公司他就爱问你红黑树,那你有什么办法,想去你就看,不想去你就不看。至于我当时去面试的时候,问的问题比较坑,就是在海量数据里怎么筛选合适的数据?但这个我当时准备过,我看过《剑指 offer》那本书,里面套路很多,你把那本书看一下,我觉得大部分公司的算法面试没什么难度。所以说,算法这东西很尴尬,尤其对客户端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到,但它又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人的东西,能不能区分好就在于面试官设计的问题好不好。有些面试官设计的问题非常烂,他只能区分出那些刷题刷的多的;有些团队,比如说我们组设计的问题就很好,就够能筛选出很多不适合我们的,留下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post方式请求数据
  • 机器学习入门之认知
  • webpack项目中使用grunt监听文件变动自动打包编译
  • jmeter tcp取样器使用方法
  • (六)软件测试分工
  • Java面试题全集
  • 后缀数组专题
  • MySQL查询相关(初级)(全文重点)
  • 堆的实现(图片演示+文字讲解)
  • Ubuntu ko模块的编译
  • 通过git安装npm私有模块
  • python 安装 setuptools Compression requires the (missing) zlib module 的解决方案
  • jquery easyui-datagrid/treegrid 清空数据参考
  • 【微信公众号发红包转账】微信公众号上手机网页接收请求,通过公众号给用户发红包 开发流程...
  • Linux驱动开发之注册
  • JavaScript-如何实现克隆(clone)函数
  • [rust! #004] [译] Rust 的内置 Traits, 使用场景, 方式, 和原因
  • 【Linux系统编程】快速查找errno错误码信息
  • 【跃迁之路】【444天】程序员高效学习方法论探索系列(实验阶段201-2018.04.25)...
  • Android 控件背景颜色处理
  • go语言学习初探(一)
  • HTTP传输编码增加了传输量,只为解决这一个问题 | 实用 HTTP
  • Java Agent 学习笔记
  • JavaScript异步流程控制的前世今生
  • Java程序员幽默爆笑锦集
  • Sequelize 中文文档 v4 - Getting started - 入门
  • Sublime Text 2/3 绑定Eclipse快捷键
  • 服务器从安装到部署全过程(二)
  • 关于for循环的简单归纳
  • 湖南卫视:中国白领因网络偷菜成当代最寂寞的人?
  • 力扣(LeetCode)56
  • 如何进阶一名有竞争力的程序员?
  • 如何优雅的使用vue+Dcloud(Hbuild)开发混合app
  • 用quicker-worker.js轻松跑一个大数据遍历
  • ​人工智能书单(数学基础篇)
  • #Ubuntu(修改root信息)
  • (1)(1.19) TeraRanger One/EVO测距仪
  • (8)Linux使用C语言读取proc/stat等cpu使用数据
  • (C#)一个最简单的链表类
  • (DenseNet)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Gao Huang
  • (NSDate) 时间 (time )比较
  • (PyTorch)TCN和RNN/LSTM/GRU结合实现时间序列预测
  • (编译到47%失败)to be deleted
  • (接口自动化)Python3操作MySQL数据库
  • (每日持续更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第四版)(高级项目管理)考试重点整理 第13章 项目资源管理(七)
  • (十)T检验-第一部分
  • (转)详解PHP处理密码的几种方式
  • .bat批处理(八):各种形式的变量%0、%i、%%i、var、%var%、!var!的含义和区别
  • .NET Core WebAPI中使用Log4net 日志级别分类并记录到数据库
  • .NET Core日志内容详解,详解不同日志级别的区别和有关日志记录的实用工具和第三方库详解与示例
  • .Net 路由处理厉害了
  • .net6+aspose.words导出word并转pdf
  • @angular/cli项目构建--http(2)
  • [Android]Tool-Systrace
  • [C/C++]关于C++11中的std::move和std::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