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治国

  治国的父母已经觉得自己努力了,给了治国奉献,治国到了回馈弟弟的时候,治国已经长大了,治国大学毕业了,治国有工作了,治国结婚了,治国买房子了,治国你应该是让父母安心,负担起弟弟的时候了

  对比一下吧,残酷的现实,治国的压力来源于那里,周周的舒适来源于那里

  是治国家的穷困

  是周周家的优越


  这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观念,是思维,周周的父母公婆和治国的父母仅仅因为物质条件不同吗.

  楼主觉得不是物质那么浅显,那么单纯,是两个思维价值体系的完全体现

写到这里,楼主想分析一下这两种思维体系

  治国的父母,没有错,但是相对自私,为什么,因为治国父母一生劳苦可以理解,攒钱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吧治国弟弟在附加到治国身上,对本来还处于稚嫩承受能力有限的治国本来就活得艰难的治国,加上更大的负担。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房子里住上一对新人,一对老人,还外加一个小叔子,这么一个组合,治国和治国媳妇就可和想而知了,这里面治国的父亲觉得自己自豪,供了一个大学生,并且首付买了房子,自然该是享受治国回报的时候了,治国的孝心也觉得应当承担起,承担弟弟,也借来父母。这不简单的是一个人之常情,是一个思维框架,一个思维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可以出现无数的变种,就是让本来在城市里相对艰难的 治国,背上一个更沉重的包袱。大家掰着脚趾头,也能预测治国的家庭矛盾会不会爆发,治国本来就承受不高的水平,在压上这么一个大包袱治国能过成什么样,大家自己就能揣测的出来。

  治国父母不是条件不好,家境困难那么简单,指导他们的是一直思维,一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付出必须回报,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给孩子付出到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回报。虽然漏骨,但是事实就是,也是一直推卸责任的行为,但是加上孝这就是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会有无数个变种

  这个思维体系的错误之处在于,父母付出的还不足以让孩子可以达到回报的程度上,就开始索取,就开始觊觎孩子的回报。这是个程度掌握的问题。但是这种思维体系下,必然孩子是老牛拉破车,一步更比一步难。

  周周父母公婆采取了奉献式样的指导思维体系

  在帮着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工作,再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孩子夯实好基础,协调好单位领导,他们懂得这俩还是孩子,还需要在结婚后 进一步奉献,让他们的路走的在平坦一些,在顺利一些,让其两个家庭的关系网,在给两个孩子曾加助力,在这种奉献的指导思维体系之下,孩子的各项必备基础打坚实之后,孩子自然在顺利的人生路上,并且切实有能力去回馈父母

  周周父母公婆打造的是人生的良性循环轨迹

  而治国的父母在为治国打造恶心循环轨迹

  这两种思维价值体系,能注定孩子的一生走向